特朗普政府把中国称为货币操纵国从事实和效果来看都是不正确的。为了减少中国的顺差及美国的逆差,特朗普的经济团队可能决定应对中国支持出口阻碍进口的政策。不过,货币操纵不是中国当前的政策之一。作者建议新政府寻求替代性方案,同时加强美国的防御,以应对未来货币入侵再次发生。
印度观察家研究基金会专家SHAHELIDAS在《拉美对中国外交政策议程有多重要?》一文中表示,虽然拉美国家与中国间的贸易联系可追溯到1570年左右,但两者之间的双边关系一度相当薄弱。
TPP完了,亚太自贸合作并非没有机会。譬如日本,作为世界第三经济大国,似乎做好了准备。在美国大选结果出来前,众议院就通过TPP--安倍首相以此来倒逼美国。奥巴马放弃后,日本承诺承担起TPP的领导责任。但是日本要想独立扛起TPP的大旗,不仅无法承担起“跨太平洋”的责任,而且其他TPP成员国也不会买账。
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后,中美关系及两国经贸往来将受到怎样的影响,备受关注。11月19日,察哈尔学会副秘书长、高级研究员王冲接受德国电视二台(Zweites Deutsches Fernsehen)的采访时认为,中美关系短期看来可能会出现波折,长期看来中美关系的会呈现“低开高走”的趋势,总体来说是稳定发展的。
“中巴经济走廊”必将助力巴基斯坦经济反弹,但该国必须作出努力,及时完成“中巴经济走廊”项目并保障其安全。印度观察家研究基金会专家表示,欧洲对“一带一路”的接纳态度确保了该倡议能够在欧洲推行。毕竟,对中国而言,在最终贸易地未获可靠保证的前提下创建“过境经济体”是无意义的。这一情况也带来了地缘政治后果。
回头看,人民币在2005年7月份开始升值,但这是间接性的升值,升值期长达八年,累计升值达35%。在2005年7月后,最先上涨的是股票市场,行情触发因素即是人民币升值的强烈预期。但这也很容易形成泡沫破裂。2008、2009年的危机给股票市场形成冲击,尽管此后有所反弹,但并未改变整体泡沫破裂的过程。
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集体崛起,改变了世界政治经济格局,推动了全球治理体系乃至国际秩序从过去“西方治理”向“东西方共同治理”转变,并由此引发一系列国际关系的变化。美国和西方国家虽然总体接受,但“不适应”和“战略焦虑”明显上升,调适进程颇为曲折,大国关系随之更趋复杂、敏感。
11月10日,人民币兑美元即期汇率收于6.7769:1,当天人民币兑美元即期汇率在盘中一度跌破6.8:1。实际上,10月以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表现出新一波的贬值走势。从10月10日开始,人民币兑美元即期汇率持续贬值。进入11月以后,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的贬值势头有所下降,但在11月7日当天又开始了一轮的贬值。
特朗普逆转希拉里获胜,成为新一任美国总统。特朗普时代的中美关系向何处去?虽然特朗普在竞选时大放厥词,但笔者以为,特朗普难以撼动中美关系的大势。中美作为全球最重要的两个国家,虽然存在意识形态和地缘政治的矛盾,但是两国存在着广泛的共同利益。
英国欧洲对外关系委员会专家SebastianDullien在《特朗普上台:一个时代的终结》一文中表示,美国财政紧缩的日子已到尽头。其全球贸易增长超过GDP增长的时代业已划上句号。特朗普曾抛出强硬言论要打击中国“不公平”贸易政策,引发外界担忧他会对所有中国进口品立即实施惩罚性关税(大概在30%-45%的区间内)。
对此,何伟文指出,一方面,TPP暂时搁浅给了中国一定的时间和空间,推进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RCEP)、上海合作组织等一系列自贸区网络建设。若TPP生效,诸如韩国、泰国、菲律宾等很多亚太经合组织(APEC)成员国家会加入,客观上会影响到RCEP的进程,也影响中国在亚太自贸区中的作用;从政治角度来讲,TPP是地缘政治工具,是亚太再平衡的经济基础,作用暂时削弱能够给中国更有利的发展空间。
11月9日,特朗普战胜希拉里赢得2016年美国总统大选,成为美国第四十五位总统,也是美国历史上首位没有从政经验的地产商总统。特朗普的胜利出乎很多媒体的预测。其在竞选期间,曾就对华经贸关系表达过强硬的态度,声称要对中国商品征收高达45%的关税,未来的中美关系如何发展?
美国大选尘埃落定,美国正式进入特朗普时代。这对中美关系的发展意味着什么?中美关系能否保持稳定发展,还是会出现突变?中国是否迎来了一个新的战略机遇期?这些问题可能不会马上有明确的答案,而需要我们认真思考。
对于中国投资者,房产投资目前具有投资可能性。樊明太则对此表示疑虑,他说:“美国的资本账户并不是完全开放的,即使要买房产,钱也不一定能汇过去。”一段时间内会产生一些新的摩擦领域,可能会给出口到美国的消费品设立更高门槛,然而,中国对美国出口的主流是美国本身自身替代不了的中端产品,比如机电,而非日用消费品。
英国海外发展研究所专家DirkWillem te Velde,Maximiliano Mendez-Parra,Phyllis Papadavid和Judith Tyson在《美国大选结果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一文中表示,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短期将加剧不确定性和波动性,并很有可能对发展中国家产生短期甚至长期的负面影响。
在中国,特朗普的胜出成为中国国家媒体对美国民主批评运动的高潮。10日上午,中国国家媒体对特朗普获选表示祝贺,但也同时指出,这名商人总统给美国和国际关系的未来带来了很大的不确定性。
所谓的“黑天鹅”事件造成的影响都相对较短,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制造业国家,实力很强,不会受到特别大的影响。他指出,目前全球经济比较低迷,进出口贸易肯定会受到波及,但总体来说中国经济仍然健康。若新一届美国政府真的采用贸易保护主义,则可能会使中美贸易摩擦增加,但美国大力发展国内实体经济的过程,也会让中国的外部压力有所减轻,并且两国在基础建设领域可能存在合作空间。
作为《巴黎协定》达成后的首次缔约方会议,11月7日开幕的联合国气候变化马拉喀什会议备受各方关注。来自全球19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与会者将在12天会期内,探讨执行《巴黎协定》的技术细节,进一步推动落实《巴黎协定》,同时制定出发达国家履行每年1000亿美元资金支持承诺的路线图。
而无论是希拉里还是特朗普的新发展模式都需要与中国进行合作,这样全球化与区域全球化的发展模式,都需要区域和平稳定。未来美国利用地缘政治优势搞区域的紧张,这样会使得美国的制造业、金融业、能源等都会受到威胁,因为美国制造业回归也只是高端、有利润的部分,其中很多只有在亚洲才会有利润的部分是不会回归美国的,而且区域紧张也会对于美国主导的金融秩序提出挑战,绿色能源与页岩油气均需要大量的资金开发,中美如果对抗,对美国资金投入必然会减少。
显示 8053 条中的 7401 到 7420 条结果
探访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现场
探访珠恩嘎达布其口岸
“新红专”轮亮相海口
2025绿色算力(人工智能)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