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砖国家深受仲裁领域合作不足之苦,但专门为其设立一个独立机构,未必是解决所有问题的最佳解决方案。也许,提倡对现有的平台进行结构性改革更为可取,因为这能够确保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在仲裁小组中得到充分的体现。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王义桅认为,从工业化视角看,“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表明中国的工业化进程正在产生“外溢”效应。“一带一路”所带来的全球化将是真正普惠的、均衡的、包容的全球化,它既是中国模式和中国文化的世界化表达,也是世界智慧的凝练。
绿色金融的发展需要更多绿色投资者的参与。近期发布的《G20绿色金融综合报告》指出,目前包括共同基金、保险公司、养老基金和主权财富基金在内的机构投资者在全球管理的资产超过100万亿美元。越来越多的投资者中不乏大型和颇有影响力的机构,正在努力通过管理ESG(环境、社会与治理标准)相关问题来制定长期的、负责任的投资策略。
就在不久前,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企业法》等4部法律修改的决定。总体上看,对4部法律进行修改,在全国范围内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模式,是对中国管理体制的一次重大变革。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对外开放大门进一步敞开与近年来中国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息息相关。
软实力是一个内涵丰富而外延宽广的概念,其准确定义还在不断完善和深化。可以说,软实力意味着超越短期的物质利益而具有长远和宽广的目光,深入精神内核,是顺应潮流的一种力量。从企业发展来看,软实力是品牌建设的一个核心因素,也是目前全球顶级品牌专家的热门话题。
为了避免城市中大规模的人口增长和各类疾病的传播,地方政府严格控制乡村人口向城市流动,但是控制人口增长的歧视政策也同样导致了社会问题的出现。对此,政策制定者应对达成高效、和谐的城市化发展方式予以重新考虑,转向以市场为导向的政策,并减少由于制度约束而产生的迁居成本。
首先,杭州G20峰会结构性改革的方案。结构性改革不是打碎老秩序,凭空制造新秩序,而是在推进老秩序改革和完善新秩序的同时,通过G20峰会的引领作用,促进新老秩序的融合发展,形成全球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新周期。中方作为G20峰会的主席国,推动确立了促进贸易和投资开放、推动劳动力市场改革、鼓励创新、提高财政可持续等结构性改革的9大优先领域和48条指导原则,直达全球经济治理中的病灶,是疗效可期的综合长效药方。
刘英表示,面对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国际贸易锐减的增长问题,“中国药方”提出了包括创新增长战略、结构性改革、全球贸易增长战略、全球投资指导原则等一系列解决方案。不仅为世界经济指明方向,而且规划了增长路径。“中国药方”不仅是中国智慧的全球分享,中国模式的全球分享,中国经验的全球共享,也包含了之前历次G20峰会所取得的成果,是集体智慧的结晶。
从微观上讲,帮助失业群众找到自己所长,设立一家独具特色的小店自主经营,适时帮助其企业发展,可谓是最高层次的雪中送炭。从宏观上看,鼓励小微企业发展,也将创造更多就业机会,更有利于资源充分利用和实现和谐发展。此次G20杭州峰会上“构建创新、活力、联动、包容的世界经济”,以创业助力新经济,也将使得“中国良方”惠及更广。
未来日本和中国对于非洲经济和战略目标的竞争无疑将严重影响非洲。包括美国、德国和法国在内的西方国家也同样受到在非扩大贸易、投资和发展援助前景的吸引。
对中国而言,中亚是其寻求加强欧亚愿景的机遇之地,也是中国“一带一路”倡议连通欧洲陆上线路的必经之地。俄罗斯也有自己的欧亚经济联盟计划。但目前看来,中国的计划领先。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才刚刚展开,这将为中亚各国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带来更多地投资,中亚各国同中国经济和政治的融合也将更为紧密。
相反,如果中国寻求在“一带一路”区域内建立一个自由贸易区,欧盟成员国的受益将减少,而亚洲则将受益更多。中国的“一带一路”愿景以改善交通基础设施为中心,在贸易的创造方面,对欧洲是一个非常好的消息。
9月5日,G20杭州峰会期间,俄罗斯和沙特阿拉伯两国能源部门负责人表示,他们将联手稳定石油市场。可以说,这两个分别来自欧佩克和非欧佩克的两大产油国,已经意识到了全球油价暴跌对产油国财政的危害性,决定联合行动。不过,两国尚未就限制原油产量和结束生产过剩状态达成一致。
杭州G20受到相当大的期许,不是因为杭州人杰地灵采茶姑娘貌美如花,虽然杭州确实人杰地灵而采茶姑娘的确貌美如花,而是因为当前国际经济形势非常低迷,国际政治形势十分涣散,全球意识形态充满撕裂,世界格局走向暧昧不明。G20是个峰会,是个首脑峰会,于是也决定了,这是一个框架性决议的协调机制,不可能对微观具体进行刻画。
中国作为本次G20峰会的主席国,设置“更强劲的国际贸易和投资”为四大议题之一,将投资治理上升为全球战略治理,彰显投资促进经济增长的引擎作用。借助G20,中国正在推进包括制定全球投资指导原则、摒弃投资保护主义、促进投资便利化、完善全球投资争端解决机制以及促进绿色投资在内的一系列全球投资治理框架的形成和落实,为全球投资治理提供新动力。
一场凝聚世界共识、为世界经济“把脉开方”的G20杭州峰会,首次将绿色金融列入议题,引发国际舆论关注。中国联合英国主持的G20绿色金融研究小组向峰会提交的《G20绿色金融综合报告》,就全球发展绿色金融提出了一揽子可供G20和各国政府考虑的可选措施。G20杭州峰会为全球经济发展注入了绿色催化剂。
中国的高速发展就像给全世界提供了「超市」一样的便利服务。美国、欧洲以及新兴国家经济体在享受中国快速发展的同时,却忽略了对自身的改造、为这个转变进行必要的改革。可惜的是,世界主要经济体没有及时抓住这个机会,在世界经济发生巨变的前夕和进程中及时调整各自的「结构」,解决面临的新的挑战。
越南无疑希望利用同印度的友谊来抑制中国,但它也明白,印度的实力太弱,难以弥补同中国的实力差距。越南只会做符合本国利益的事。
金融危机过去8年,世界经济仍然复苏艰难。应对当前世界经济的挑战,促进世界经济强劲、可持续、平衡、包容增长,需要标本兼治,综合施策,既要运用好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等政策工具做好短期风险防范,也要通过结构性改革来挖掘中长期增长潜力;既要保持总需求力度,也要改善供给质量。
显示 8039 条中的 7561 到 7580 条结果
探访珠恩嘎达布其口岸
“新红专”轮亮相海口
新华全媒+丨北京发出首趟跨里海中欧班列
2025绿色算力(人工智能)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