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关系协会在《中国,印度与巴基斯坦的新地缘政治关系》一文中表示,南亚处于以下几个因素推动的地缘政治变革之中:中国在军事和经济上的崛起,及其在欧亚大陆为增加商业和外交影响力所作出的努力;印度的崛起,及其在南亚和东南亚地区做出的努力;以及美国为解决这一区域新权力动态做出的大战略调整。
环境危机是中国在快速工业化进程中面临的最为紧迫的挑战之一。在过去十多年里,中国GDP年均增长率达10%,但经济的快速发展是以牺牲环境和公众健康为代价的。
面对本世纪最大的地缘政治挑战--应对中国崛起,美国领导人仍然没有制定出正确的解决方案。但是,随着奥巴马总统在2月15日-17日在加利福尼亚州安纳伯格庄园与东南亚联盟10国领导人举行为期两天的峰会,这一局面可能会发生改变。
当今时代,很容易受骗。地缘政治喧闹、经济危机和社会问题纷至沓来以至于我们没有时间退一步思考国际事件。在这种焦躁的气氛下,一些认识深深根植于专家以及国际公众舆论之中。尽管它们很流行,但其中不少是错误的。
鉴于中国的股市在经济中的作用十分有限,因此最近出现的中国股市泡沫不会对中国经济带来太大影响,但对政治方面的影响却是很大的。面对中国股市泡沫,中国政府近乎慌乱地对其进行管控。一些对此抱有消极态度的人认为,这次的股市问题再次证明,由于房地产市场过度扩张和债务水平不断攀升,一场金融危机不远了。
由于亚太各国能源、经济对于该航线的高度依赖,以及这条航线上各国利益相互间的紧密关联,一旦在马六甲海峡出现通航困难,受影响的将不单是中国的能源安全,更会影响整个亚太、甚至世界的经济安全,没有国家都会有动力这样做。 /
布鲁金斯学会专家Michael E. O'Hanlon在《罗德里戈・杜特尔特,中国与美国(增补篇)》一文中表示,这篇文章最初发表一周之后,菲律宾总统阿基诺三世表示,如果中国再次对黄岩岛提出领土要求,那么美国必须在南中国海采取行动。
尽管中国驻联合国大使保证,相关各方的看法“越来越接近”最终协议,然而,仍然没有出现结束的迹象。与此同时,美国及其盟国的耐心越来越弱。文章认为,关于制裁朝鲜,中国可以从伊朗协议获得经验教训。
2013年,中国超过欧盟成为中东和北非(MENA)地区最大的贸易伙伴,中国从该地区的石油进口量可以和美国媲美。难道中国在中东地区日益增长的利益意味着会对该地区做出更大的安全承诺吗?中国和该地区的政府如何才能通过进一步加大外交接触,加强这些纽带呢?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随着中国经济增长速度的进一步加快,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也开始加速推进。城市化过程的加速在推动农村人口大规模向城市迁移的同时,也带来了城市实体规模的迅速增大和城市空间范围的大幅扩展。
按照全球市场判断,中国有许多问题。在今年的前几个星期,世界各地股票市场暴跌,很大程度上要归因于对中国经济状况的担忧。恐慌是由上海证券交易所发生的11%的暴跌以及人民币小幅贬值引发的。从某种意义上说,市场反应过度。
对于美国投资者来说,中国股市狂跌28%的事实绝对非同小可。如果纽约证交所(NYSE)有如此的下跌,美国民众和组织一定会有较大反应。
自2010年以来,中国影子银行部门快速发展,引起了国内外的大量关注。美国金融体系自2008年以来受到严重危机的困扰,这种困扰部分是由非银行金融活动大型网络中,先前存在的未知脆弱性造成的,许多分析师怀疑中国是否可能会走向这样一个类似的危机。鉴于中国自2010年以来迅速增加的信贷创造增长率??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海油)斥资151亿美元竞购尼克森公司一事在加拿大引发了一场争论,争议的焦点就是具有战略意义的加拿大油气产业应当如何把握面向中国国有石油公司(NOC)开放投资的尺度。此次交易也在美国引发了一些担忧,因为尼克森在美国有一小部分资产。一些评论家还抛出了国家安全问题,认为放任中资企业在北美能源业落地生根会给国家安全埋下隐忧。
津巴布韦强制执行了备受争议的本土化法律,这部法律要求资产超过50万美元的外资企业需要在本月向津巴布韦当地人转移或出售51%的股份。作为津巴布韦最大的外商投资来源,中国投资者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虽然中国试图消除本土化法律对自己的针对性,却也明确对此表示不满,尤其是在钻石采矿业方面。
2007年,中国率先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二氧化碳排放国。据估计,中国的空气污染每年造成约160万人死亡,大约占中国所有死亡人数的17%。
近来媒体持续报道中国股市动荡,未来股市的不稳定仍然会继续,除了股价大幅下跌还会造成一系列不良影响。当前中国无论是在经济、政治、还是军事方面都是世界影响力第二大国,中国出现的问题无疑也会影响世界其他国家。
翟崑认为,应对和解决多重风险,须逐渐改变观念,尝试建立一种以发展为导向的综合治理模式,如“发展+环保”“发展+教育”“发展+人文”等,形成多个“经济发展+传统领域”的双轮驱动模式。“这并不是简单的两者相加,而是通过经济发展的引领,让经济发展与其他行业进行深度融合,创造新的发展模式,”他说。
为增强我国城市可持续性发展能力,深入研究城市可持续性发展的理论和措施,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与保尔森基金会将于11月11日在北京柏悦大酒店共同举办“第四届未来城市:现代中国的城市可持续性”年度研讨会。
显示 7824 条中的 7621 到 7640 条结果
塔吉克斯坦青年李小龙的中医缘
镜头连中外 | 山水相会 文旅融合——中德古城焕新生
第137届广交会二期闭幕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