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时代深化改革的世界机遇”对话会暨中埃伙伴年人文交流活动近期在开罗举办,双方就中国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所带来的全球发展机遇展开深入交流。
中国今天拥有最完备的工业链条,从高铁到豪华邮轮,从电动汽车到无人机,中国都处于全球先列。
莫斯科动物园24日为大熊猫“喀秋莎”举办一周岁生日庆祝活动。为给“喀秋莎”庆生,动物园组织了舞龙、花灯秀和鼓乐节目等中国文化演出。
在消费降级拉低中国一线城市消费表现之际,二线和三线城市的消费却逆势而上,成为拉动中国消费马车的最新引擎。
自新冠疫情以来,许多非洲国家加快了数字化转型步伐。中国认识到在这一进程中存在固有挑战,正致力于支持这些国家实现统一、有凝聚力的数字化未来。
中澳关系改善可以在促进全球合作以加速能源转型方面发挥关键作用,并为澳大利亚带来经济优势。
中国与全球南方的接触——特别是通过“全球发展倡议之友小组”等倡议——凸显了中国想在扶贫、粮食安全和数字化等领域将自己打造为国际公共产品良善提供者的雄心。
展望2024年,非洲面临多重挑战。面对前方的逆风,非洲可以从东亚吸取经验。
虽然中国和印度在农业用水管理方面存在显著差异,但两国都主要关注供给侧的措施,强调可持续的生产实践。为了有效管理农业水资源并确保长期可持续性,必须采用更广阔视角,将全面的粮食系统和自然资源管理方法结合起来。
据估计,到2030年,东南亚需要为其绿色转型筹集1.5万亿美元。中国拥有足够的资金来实施与该地区达成的各种倡议。
中国驻摩洛哥大使李昌林表示,中国在摩洛哥的电动汽车和新能源投资出现“爆炸式增长”,摩洛哥已成为中国企业海外投资的新热点。
中国在不到10年时间里就使近1亿贫困人口实现脱贫,目前已拥有约4亿人的中等收入群体。这是中国经济发展进程取得的成果。
中国正通过脱碳技术席卷全球。中国制造的电动汽车在欧洲等市场所占的份额不断增加,其太阳能面板和风力发电机也得到推广。与此同时,中国国内的可再生能源发电量也在增加,二氧化碳的排放量逐渐减少。就像“一带一路”倡议那样,中国脱碳技术的影响力不断扩大。
事实证明,亚太地区的经济表现对过去几年的冲击具有很强的抵御能力。2023年,亚太地区经济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超过60%。
近年来,中非合作不断深化、富有成效、充满活力。
在巴黎奥运会上,日本、韩国和中国运动员的出色表现使三国都跻身奖牌榜前十,向世界展示了东北亚的体育实力。
美国应该废除《沃尔夫修正案》。中国应该与美国就太空探索的行为规范和保护太空环境进行更开放的沟通。
肯尼亚成为非洲大陆与中国合作的成功典范。20多年的合作推动肯尼亚进入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阶段。
本文全面概述了中国在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参与情况,重点介绍了重要的发展活动、外交协议、援助项目和国际会议。
韩国应该认识到韩中两国之间的贸易和产业结构的变化,并形成新的经济合作模式,以克服两国经济交流的局限性。
显示 8082 条中的 1021 到 1040 条结果
中欧班列东通道满洲里铁路口岸累计通行量突破30000列
2025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开幕
第十五届中俄文化大集开幕
2025绿色算力(人工智能)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