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的交易策略、不可预测性,以及其关税政策,破坏了支撑美印双边关系的信任基础。
2025年金砖国家峰会于7月6日至7日在里约热内卢举行,此次会议正逐渐成为转折点,有可能加快去美元化进程以及巩固多极经济秩序。本文分析了此次峰会的主要成果和实际意义。
本文探讨了美国药品供应链对中国的依赖情况。
随着中国继续从低附加值、劳动密集型生产向先进制造业转型,机器人的部署有望进一步增加。
2019年以来,中国已成为马来西亚最大的国际学生来源国,超过了孟加拉国、印度尼西亚和巴基斯坦等传统来源国。
当今发展中国家气候融资面临的最严峻制约因素并非仅仅是资金短缺,而是融资结构与气候行动推进方式之间的长期不匹配。
本文评估了2013年至2023年中国与加勒比地区直接气候合作的深度、广度和比较性质。
中国的富裕阶层曾经追捧西方奢侈品包袋和珠宝,将之视为某种身份象征。如今,他们正转向国产品牌,这对卡地亚和圣罗兰等国际大牌构成了挑战。
在数字丝绸之路框架下开展的海外“智慧城市”建设,正在重塑印太地区的地缘经济和技术格局。
中国的高铁运营里程已是其他国家总和的两倍,而且还在不断增长。
中国官方媒体对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近期的访华活动进行了全方位的正面报道。
中以全面合作的关键在于两国在各个领域具有深度互补性。通过在科技、工业和金融等领域的协同发展,中以两国已建立起紧密的创新链。
过于宽泛的出口管制可能会造成长期战略损失,因为它会将中国企业挤出美国人工智能生态系统,并鼓励它们开发和采用替代方案。
今年以来,有关中国科技和商业发展的新闻铺天盖地,这些消息的论调各不相同,但贯穿其中的是一种日益凸显的“酷元素”。
美国将目光放在海底资源是因为其深刻认识到中国主宰陆地关键矿产供应链的事实,而深海采矿为其提供了替代方案。
摩洛哥拥有大量对清洁能源技术至关重要的“绿色转型矿物”(GTMs),使其成为众多经济体,尤其是中国和欧盟的重要战略伙伴。
粤港澳大湾区是包含中国南方11座城市的经济和商业区域,其经济总规模可跻身世界十大经济体之列,人口数量则超过了法国。
肯尼亚的技术潜力和地缘政治重要性吸引中美两国关注,两国都在争相成为肯尼亚的首选合作伙伴。
中国在保护文化和历史以及顺应绿色创新潮流方面所做的努力,值得尼日利亚在维护本国历史遗迹时借鉴。
中国最近一轮对镓提取技术实施的出口管制可能会阻碍美国及其盟国迅速开发具有经济竞争力的替代供应来源的努力。
显示 8220 条中的 121 到 140 条结果
首批俄罗斯免签旅客入境
重庆中亚班列去程今年前8月发送货值近6亿元
新华全媒+丨服贸会上的科技新看点
构筑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