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美国宣布暂停征收报复性关税90天暂时缓解了紧张局势,但商业信心受损与地区稳定受挫的趋势已然显现。文章提出了东盟国家的三重应对策略。
当前全球金融体系的脆弱性为金砖国家合作机制等非西方主导平台创造了战略机遇,可有效强化其作为美国主导体系制衡者的角色。
研究表明,中方的反制既非临时应对也非草率决策,而是基于长期战略考量的系统性回应,既展现坚守立场的决心,又为谈判留有余地。
2018年东盟外国直接投资之所以大幅增长,是因为中美贸易争端促使企业寻求在中国以外实现业务多元化,当时东盟主要国家增长迅速也是其中一个原因。中国企业是这一趋势的重要推动者。
中俄ESG合作意义深远。
《经济学人》周刊委托进行的民调显示,南美民众对于中国的看法正在迅速提升。中国被认为是更有礼貌的大国。在进行调查的大多数地方,中国被认为是更为可靠的贸易伙伴。
在中美贸易摩擦持续的背景下,非洲国家正面临双重风险:一方面,关键资源出口需求可能因全球供应链重构出现断崖式下跌;另一方面,美国对非加征关税与美国国际开发署的撤出形成叠加效应,使依赖援助与单一贸易关系的非洲国家承受系统性冲击。
为保持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全球领导地位,美国出台了一系列法规,以限制人工智能技术向中国的传播。
通过公共外交、话语权、与关键选区的战略接触,以及协调中国实体之间的经济活动,中国已经展示出利用有针对性的刺激措施说服领导人的技巧,尤其是在“全球南方”国家。
芯片创新竞赛的结果将决定哪个国家在人工智能开发和应用方面处于领先地位,而这具有重大的战略和经济安全意义。
具身智能正重塑中国人的日常生活。
中国人工智能初创企业DeepSeek于2025年1月下旬发布其开源模型DeepSeek-R1,在全球科技界掀起冲击波。这是一项重大突破,相关创新提高了人工智能模型开发的成本效率,也标志着中国新质生产力发展实现重大飞跃,这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
鉴于绿色转型的紧迫性,加强有效的区域绿色金融合作势在必行。亚洲各国应借势加速绿色金融转型,在绿色金融标准方面开展互利合作,促进跨境资金流动。
尽管中美两国都将援助或发展作为外交政策的一种手段,来推进国家安全、地缘政治影响力和商业利益,但美国的发展援助和中国的发展合作却有着不同的范式。
东南亚国家有丰富的稀土储量。东南亚国家需要制定有效的投资政策,扩大其在稀土供应链中的影响力。
美国商会委托进行的研究显示,“中国制造2025”战略下释放的国家支持,使中国得以消除或减少对铁路和电力设备、医疗器械以及可再生能源产品等进口的依赖。此外,中国企业在全球范围内的竞争力有所增强,在造船和机器人等行业从外国公司手中夺取了市场份额。
中巴经济走廊不仅是一个经济纽带,更是一股变革力量,可以解决巴基斯坦最紧迫的问题,打造一个繁荣的未来。
众所周知,澳大利亚是汤加最大的援助伙伴。然而,在汤加首都努库阿洛法,却是另外一番光景——机场安检机、卡车、学校、公共建筑等上随处可见“中国援助”的标识。
“数字丝绸之路”可能深刻重塑中国全球技术影响力。
近年来,柬埔寨正变成一个越来越有吸引力的外国投资目的地,中国在其中发挥了特别重要的作用。中国的投资激增对柬埔寨扩大工业基础和加强整体经济框架的战略至关重要。
显示 8010 条中的 161 到 180 条结果
新华全媒+丨北京发出首趟跨里海中欧班列
中老铁路加强养护迎暑运
新华全媒+丨第9届中国—南亚博览会开幕
2025绿色算力(人工智能)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