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对澳大利亚至关重要。为了保护未来,人们所能做的最好的事情就是投资于今天的跨文化青年对话。
有迹象表明,越南对“一带一路”项目的接受程度越来越高,尤其是与中国的铁路连接。
研究人员预测欧洲、美国和中国何时可以完全通过循环利用来满足锂、钴和镍这三种最重要的电池原材料的需求,在这一领域实现完全循环经济模式。
过去10年,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为包括非洲贫穷国家在内的各国提供另一种发展融资来源。这些融资试图填补非洲国家巨大的基础设施投资缺口,而且附带条件很少。
讲故事的方式多种多样,但在可以迅速运用新数字技术的网络世界里,微短剧正在稳步吸引忠实粉丝,尤其是来自美国和欧洲的粉丝。
中国正着手实施一项宏伟的计划,以利用人工智能和其他数字技术彻底革新其水路运输系统。这一举措旨在通过提升效率和可持续性,提高国家的航运竞争力,同时为主要港口和航道带来前所未有的智能化改革。
中国经济在2023年仍保持强劲、稳定和可持续。此外,由于其庞大的基础和生产力渠道,它将在2024年及以后进一步发展,多样化和坚定向前。
中欧双方需要共同努力,构建和谐全球伙伴关系。
长鑫存储技术有限公司(CXMT)在第69届IEEE国际电子器件会议上发表了一篇涉及先进栅极全能晶体管的论文。分析人士称,CXMT取得的进展“令人印象深刻”,表明该公司离最先进研究和产品不远了。
中国-中亚管道是一个天然气管道网络,用于把中亚国家(主要是土库曼斯坦、哈萨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的天然气输送到中国。
本文使用详细的产品层面数据来检验韩国出口因反倾销税征收而产生的贸易偏转。鉴于亚太经合组织各经济体占韩国出口的很大份额,尤其是美国和中国对韩国出口征收反倾销税,本文将重点放在中美征收反倾销税后韩国对亚太经合组织各经济体的出口转移上。
全球能源转型竞赛正开启另一场中西竞争。随着原油价格飙升,欧盟向绿色转型,中国正在获取关键的可再生能源矿产。
流入中国生物技术产业的投资规模巨大。有报道称,在不到十年的时间里,该领域已流入2200亿美元。该行业的快速发展催生许多西方制药公司与中国公司之间的合作伙伴关系。
目前欧美基金对中国市场投资意愿下降,中东主权基金却反其道而行之,多次出手布局中国资产。
广东是“世界工厂”、中国的经济重镇,也是中国主要的文化和美食宝地之一。作为中国常住人口最多的省份,广东正寻求在经济放缓的大环境下重塑自我。
中国游客旅行数量足以使2023年旅游相关收入恢复到疫情前基准水平,甚至超过政府乐观预测。
尽管全球卫生安全是一个多部门、跨领域问题,但更多高层对话——特别是中国和美国之间对话——严格侧重于改善集体卫生安全是必要的。在中美两国面临严重地缘政治紧张局势之际,卫生安全为多边和双边合作提供了出路。
中欧要弥合分歧,加强合作,为全球治理的美好未来发挥关键和建设性作用。
本政策简报探讨了中欧在可再生氢领域合作的机遇和挑战,重点是燃料电池技术、电解槽制造、可再生能源生产和贸易等领域。
中国这个亚洲巨人在核能领域取得的进展,可能将在这个十年内使其成为核电产能最大的市场。
显示 8097 条中的 1801 到 1820 条结果
镜头连中外丨两万公里的电动之路 从扬州到布宜诺斯艾利斯
中欧班列东通道满洲里铁路口岸累计通行量突破30000列
2025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开幕
2025汽车新质生产力发展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