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探索过境点的贸易便利化措施如何提高CAREC国家的贸易产出,本文使用了结构和空间重力模型,利用了CAREC成员国走廊绩效衡量和监测(CPMM)数据集,进行研究。
在欧盟逐步制定全世界最具约束性的人工智能管理方法之际,欧洲议会准备对人工智能的使用实施严厉的新措施,其中包括要求聊天机器人开发商披露他们是否使用了受版权保护的材料。
经济学家长期以来一直认为,自由贸易是实现粮食安全的最佳途径。但政治力量往往使这一原则无法得到遵守,特别是在粮食安全面临最大风险的市场动荡时期。
人工智能领域的先驱、蒙特利尔学习算法研究所(MILA)的约舒亚·本乔教授接受采访时表示,担心人工智能被政府和企业恶意利用,成为像威胁人类“核武器”那样的东西,因此呼吁在人工智能监管方面应达成“强有力的国际协议”。
本文研究干旱对区域粮食价格的影响,干旱在气候变化中对非洲和中东地区的影响最大。
中国近年来试图通过“粮食丝绸之路”实现粮食和化肥进口来源多样化。中国希望通过自由贸易协定等措施,实现从非洲和拉丁美洲进口粮食的多样化。中国还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签署100多项农业合作协议。
美国人工智能监管仍处于起步阶段。国会已经通过重点关注政府人工智能系统的重要法案。
人力资本是国家的财富,取决于人民的健康、营养、技能和知识。
本简报解释了太平洋岛国粮食系统面临的复杂问题,并探讨了在地方层面和与欧洲合作应对这些挑战的方法。
2022年,中国向欧洲专利局提交的专利申请数量(19041件),排在所有国家中的第四位。根据欧洲专利局的统计,排在中国前面的三个国家分别是美国、德国和日本。不过,中国专利申请数的增长势头很猛:2022年,其递交的专利申请数同比大增15%以上,五年来翻了一番多。
在指责开发聊天生成预训练转换器(ChatGPT)的开放人工智能研究中心(OpenAI)未能遵守用户数据保护法规后,意大利负责监管数据的机构3月31日宣布将禁止在其境内使用ChatGPT。
分析表明,亚太和非洲各国政府在规范数字经济方面使用的方法比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的相对更为复杂。监管干预措施在电信领域和政府采购中尤为突出——通常是为了限制竞争,在国内数据保护方面(例如数据保留要求和数字服务提供商的责任)也是如此。
孟加拉国2022年出台的《数据保护法》草案规定了与数据处理、存储和传输相关的新限制,似乎将孟加拉国数字治理推向了不同方向。
亚太地区多边、单边以及区域一体化努力已降低关税,加强互联互通,实现监管协调,促进亚太经社会成员间合作,推动区域内和区域外贸易。然而,许多非关税贸易障碍依然存在,给该地区进出口商带来诸多挑战。
在许多国家,产业政策正在得势。当今世界面临新冠疫情余波、疫苗民族主义、全球供应链不稳定、向净零排放转型和地缘政治竞争等挑战,围绕产业政策的作用和政府扶持被视为具有战略重要意义的企业和行业,人们再次展开辩论。
为区域数字经济建立协调一致的监管框架需要东盟及其主要贸易伙伴提高数字法规设计和实施的透明度。此外,东盟数字经济下更广泛的经济一体化需要采用更系统的方法来巩固现有框架。
七国集团竞争主管部门多年来一直呼吁在数字市场开展国际合作。他们希望世界各地的竞争案件和竞争法保持一致,相互配合。然而,如何做到这一点仍存在疑虑。
本文重点介绍了八个欧盟成员国政府如何通过放宽国内监管和采取各种税收改革来缓解本国公民面临的通胀压力。
本文探讨了新冠肺炎疫情危机对企业间经济活动重新配置的影响,以及这种重新配置是否取决于竞争环境。
本文探讨了越南如何提高其水果和蔬菜的质量安全,包括通过生产和收获后处理、价值链发展以及建立更强大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
显示 1119 条中的 281 到 300 条结果
“新红专”轮亮相海口
新华全媒+丨北京发出首趟跨里海中欧班列
中老铁路加强养护迎暑运
2025绿色算力(人工智能)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