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总统普京几天前与亚投行行长金立群在南部城市索契举行会晤,建议亚投行对扩大西伯利亚铁路线,北方海路的构建以及远东地区经济特区的发展发挥应有的作用。外界解读为,普京邀请中国加入俄罗斯北极航道。
历史上中国没有主动地利用丝绸之路,也很少从丝绸之路贸易中获得利益,在这条路上经商的主要是今天的中亚、波斯和阿拉伯商人。今天我们要建设“一带一路”,肯定不是历史上的丝绸之路了,要坚持互通互补互利、实现共赢。“一带一路”能不能建成,关键是能不能形成利益共同体。如果最终能形成命运共同体,那么它才是真正巩固的。
“什么样的人最适合讲‘一带一路’故事?他们应该是天天在路上,总是倒时差,老是换水土,不停找思路,时时被刺痛,但经常被感动……”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院教授、“‘一带一路’百人论坛”发起人赵磊日前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如是说。
在何力治看来,“一带一路”,基建先行。随着高铁、港口、机场等基础设施的落成,无疑能够聚集一个城市乃至一个地区、国家的人口,从而衍生出多元的发展服务,例如房地产还有相关配套服务的发展等,进一步推动城市化进程。
一带一路百人论坛专家委员会委员,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研究员储殷在参加百人论坛专家峰会时指出,“一带一路”中的三大领域可以更好地发挥民营企业的优势。他同时呼吁实行旋转门机制,从而吸引和培养具有全球视野的人才。
中国政府在推动“重”项目走出去的同时,也应该多考虑“轻”项目,更积极推动诸如影视、美食文化、中医药、现代农业和日用品等相对比较“轻”的产业走出去所谓“一带一路”的概念,取自中国古代最著名的跨境商贸拓展――“丝绸之路”。然而,古代丝路上中国对外输出的产品很“轻”,主要是丝绸、茶叶和陶瓷等,如今在中国政府的“一带一路”倡议下,率先走出去的产业却都很“重”,如高铁、核电、航天科技和港口等。
“一带一路”建设开局良好,备受世界关注。当前,在稳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进程中,仍有四大短板需要克服:服务于丝路建设的现代思路需要进一步明晰,尤其应拓展国际化视野、提升品牌意识;需要着力打造具有强大软实力的世界一流企业;急需培养真正专业的丝路专家与智库;需要确定并实施支撑“一带一路”的标志性项目。“一带一路”旨在推动沿线国家乃至世界各国合作共赢、共同发展,因此需要用事实说话,用实际项目、精品案例去说服沿线国家、企业和人民。因此,随着“一带一路”建设不断推进,打造标志性项目应成为当下的重点工作。
2016夏季达沃斯峰会在中国天津举行。在主题为“聚焦中国:供给侧改革”的分论坛上,在谈到全球经济发展时,黄剑辉表示,亚欧非一体化以后,“一带一路”倡议可推动世界新一轮的发展。
世界银行《马来西亚经济观察》6月发布了一篇题为“提高贸易协定影响力”的报告受到广泛好评。这篇报告为马来西亚经济的状态和健康情况提供了一种好的第二意见以及另一种非政府的角度。然而,《世界银行观察》却过于客套而缺乏观点性,使其真正的价值有所缺失。
从“文化经济学”视角来看,“一带一路”倡议就是读心、暖心、交心的过程,也是打造经济与文化精品的过程。要建成“一带一路”,必须在沿线国家民众中形成一个相互欣赏、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的人文格局。“一带一路”最大的魅力或许在于,它能够激发沿线国家分享中国文化的冲动,这种冲动能够使中国文化行走起来,使“一带一路”拥有温度。这需要我们以开放的视野、谦虚的精神、合作的态度,打通“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济发展的痛点,最终抵达文化与文明交流的高点。
当然,建设“一带一路”须遵循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理念,开启可持续发展的人类新文明(绿色丝路)。“经济带”概念就是对地区经济合作模式的创新,超越了传统发展经济学理论。中国是世界最大贸易国家,却奉行不结盟政策,提出与作为海上霸主的美国建设新型大国关系。这就要求中国提出21世纪海洋合作新理念,创新航运、物流、安全合作模式,通过特许经营权、共建共享港口等方式,推进海上与陆上丝路对接。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不仅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一脉相承、绵延不绝的优秀文化传统,而且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不竭精神动力,还是建立未来新型世界格局的东方智慧结晶。积极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应不忘本来、以史为鉴,弘扬丝路精神、开辟美好未来。
日前,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在京成立了“国际战略投资研究中心”,并同期举办了首期“一带一路”战略投资沙龙。该研究中心是通过校园与企业合作共同建立的新型智库,旨在发挥学校学科优势和专业特色,整合资源,协同创新,服务于国家战略需求,为我国外向型经济发展积极建言献策。那么,这个新型智库到底“新”在何处?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副校长赵忠秀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做出阐释。
“一带一路”是党中央、国务院做出的重大决策。“十三五”规划纲要指出,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秉持亲诚惠容,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开展与有关国家和地区多领域互利共赢的务实合作,打造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开放的全面开放新格局。
显示 1134 条结果
新华全媒+|第五届中国—蒙古国博览会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开幕
哈萨克斯坦“粉湖”湖区再度开放
第五届中蒙博览会官产学研交流活动
第五届中国—蒙古国博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