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澳门自强文创发展论坛暨澳门自强文创智库成立典礼9日在澳门举行。
天宝陂、龙首渠引洛古灌区、白沙溪三十六堰、桑园围8日成功入选2020年度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至此,我国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达到23处,成为拥有遗产工程类型最丰富、分布范围最广泛、灌溉效益最突出的国家。
12月7日至8日,以“伏羲王都·山西阳城”为主题的中华文明圣地昆仑丘(析城山)2020文化年会在山西晋城举行。
记者从水利部获悉,国际灌排委员会第71届执行理事会于12月7—8日以线上视频会议的形式举办。
首届中国—东盟文化艺术周戏剧展演暨第八届中国—东盟(南宁)戏剧周活动7日晚在广西南宁启幕。当晚,上海昆剧团带来开幕大戏经典昆剧《牡丹亭》。
由高清数字技术呈现的《韩熙载夜宴图》、“故宫里的海洋世界”、“文物的时空漫游”“马王堆数字体验”,以及琳琅满目的食品饮料、家居日用、工艺品/纪念品、数码3C、个护美妆、文具玩具、服装服饰、户外旅行装备等实体产品,让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园变身为异彩纷呈的“创意世界”。
6日,第四届“红军长征论坛”筹备工作交流会在广西桂林召开,来自赣州、遵义、延安、丽水、阿坝、桂林六市(州)代表讨论后确认,第四届“红军长征论坛”将于2021年在桂林市举行。
12月5日,由中国传媒大学、中国-东盟艺术学院、当代电影杂志社主办的2020第五届中国动画学年会在成都举办。来自全国艺术界、60多所高校的百余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同探讨中国动画的跨界融合方向,助推国产动画与现代科技创新融合发展。
“纪念敦煌莫高窟藏经洞发现120周年国际书法邀请展巡展”2日在兰州启幕。汇集有国内外书法名家的120幅作品,为参观者奉献了内容丰富、造型各异的敦煌写经书法。
今年以来,河南漯河市源汇区依托独特汉字文化历史资源,紧密结合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和中国食品名城建设,深入推进汉字文化体系建设、特色文创产业培育和城乡文旅融合发展,倾力打造源汇文化特色品牌。
此次论坛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多位中外专家学者围绕论坛主题“中国—东盟民族文化交流互鉴与创新发展”做了主旨发言。
第42届开罗国际电影节2日晚在开罗歌剧院开幕,共有80多部影片参与本届电影节,期间还将举办主题讲座与交流研讨会。
记者从广西南宁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了解到,首届中国—东盟文化艺术周戏剧展演暨2020年中国—东盟(南宁)戏剧周活动将于12月7日至14日在广西南宁举行,东盟国家的优秀剧目将通过“云”上展播。
12月3日下午3点,“探寻巴渝文化”网络主题活动“巴渝文化大家传”第四场云直播将在重庆九龙坡区巴国城生态公园拉开序幕。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九龙坡蜀绣和重庆糖画也将在直播中精彩呈现。
2018年,经国家文物局批准,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和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组成联合考古队,开始对被盗的“2018血渭一号墓”进行抢救性发掘。经过近三年的发掘,这座大墓已经出土了各类文物1000余件。最近,考古人员又获得了重要发现。
2020年第二届深圳食品安全美食节启动仪式上,厨师舞、快板+说唱、厨师绝活Show等美食主题表演精彩纷呈,充分展现了美食深圳的城市活力。
巴西圣保罗华星艺术团成立四年来,艺术团女孩们利用自己的业余时间进行训练和演出,共参加了中华文化快闪、庆国庆、庆春节、巴西中国移民日等80余场演出活动。
日前,琵琶演奏家涂善祥从艺50周年纪念音乐会“月是故乡明”在南昌大学艺术中心举行。
围绕文化、民俗、冬景三大主题,推出演艺、庙会、冬游、研学等八大系列活动,在河南洛阳度过一个文化年、时尚年、健康年、亲情年、民俗年。“春节之源·洛阳过年”2020洛阳冬季文化旅游消费系列活动正式启动。
11月28日,河南工业大学外语学院与河南省外事委共建的河南省少林功夫外译研究中心在河南工业大学举办2020首届中国武术文化外译与传播国际研讨会。
显示 9053 条中的 4621 到 4640 条结果
新华全媒+丨北京发出首趟跨里海中欧班列
中老铁路加强养护迎暑运
新华全媒+丨第9届中国—南亚博览会开幕
2025绿色算力(人工智能)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