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绣杭州·全球共舞”——2019杭州全球旗袍日活动27日在英国伦敦塔桥前举行。活动通过杭州织锦旗袍秀、旗袍换装和丝绸作画互动体验等内容,向伦敦市民展示中国旗袍文化和杭州城市魅力。
由澳洲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主办的新中国70周年华诞暨澳中友好之夜庆典25日晚在悉尼市政厅举行,新南威尔士州侨领及侨界代表、新州政府代表共400余人出席。
记者从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26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截至目前,西藏已有近13万件(套)可移动文物获国家“文物身份证”。
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国家广播电视总局“我爱你中国——优秀电视剧百日展播活动”25日在青岛启动。
在26日山东省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副司长胡雁介绍,2019全国非遗曲艺周将于9月6日至10日在济南举行,全国131个曲艺项目将亮相,参演项目数量多、作品精,成为全国曲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的展示平台。
“国际儒学论坛—哥本哈根国际学术研讨会”25日至27日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举行,来自中国、丹麦、芬兰、美国、印度、英国、德国、法国等国的专家学者与会,围绕“东西方文明交流互鉴的历史经验与现实启示”这一主题进行交流和探讨。
2019年戏曲百戏(昆山)盛典27日落幕,来自全国20个省(区、市)的112个剧种、118个剧目集中上演,让观众零距离欣赏到高水准的戏曲艺术表演。
由国家大剧院、北京市档案学会主办的“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艺术档案见证新中国艺术繁荣与发展”系列活动27日在京开幕。本次活动收集了上千件展品,通过丰富的文字、图片、影像和实物,结合现代科技手段,集中展示新中国成立70年来文艺发展的伟大历程。
记者从河北省南和县委宣传部获悉,文保人员日前在该县河郭乡赵牌村发现一块明代嘉靖二十七年(公元1548年)墓志铭,距今已有471年的历史。
考古人员日前在河南省南阳市卧龙区石桥镇龙窝村夏庄小组东北侧,发掘一处东周时期高等级贵族墓葬群。随着29座陪葬墓发掘完毕,“王子朝携周典奔楚”事件初露端倪,或为寻找遗失千年的那批周王室典籍提供重要线索。
由艾哈迈德·赛义德(中文名白鑫)翻译的王小波代表作《黄金时代》近日正式在阿拉伯地区销售,这标志着又一部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成功进入阿拉伯国家。目前,已有不少中国现当代作家的作品被翻译成阿拉伯语出版,迟子建、刘震云、徐则臣等作家在阿拉伯世界赢得较高知名度。
8月26日,“柳林明清街历史文化街区传承与活化主题沙龙”在山西省吕梁市柳林县明清街人民商场举行。
“魅力北京”图片展及公众日活动26日在波兰首都华沙举行,精彩的文艺表演和丰富的互动活动吸引了众多波兰民众,让他们有机会近距离接触和了解中国传统文化。
“一带一路”爱沙尼亚与中国语言学术论坛26日在位于爱沙尼亚首都塔林的爱沙尼亚语言研究所举行。论坛旨在探讨语言在共建“一带一路”方面的重要作用,促进语言学术交流。
作为介绍故宫藏品、传播故宫文化的普及读物,《故宫日历》一直深受公众喜爱。故宫出版社26日举行2020年《故宫日历》发布会,推出传统版、汉英对照版、限量典藏版等9个版本的2020年《故宫日历》。
由韩国音乐协会和中国合唱协会联合韩国当地媒体共同主办的第三届中韩国际合唱节24日在韩国仁川开幕,来自中韩两国的近30支合唱团齐聚仁川松岛,为观众奉上精彩的演出。
第14届中国电影节暨2019中泰影视交流周24日在曼谷中国文化中心开幕。本届电影节将持续到9月1日,《流浪地球》等中国电影登陆泰国,用影像搭建中泰人文交流的桥梁。
由马来西亚福建社团联合会主办的“马中文化交流2000年史料展”24日在吉隆坡开幕。展览通过历史图片和文物,展现马来西亚和中国的友好交往史及两国建交以来各方面取得的合作成果。
作为“聚焦中国”项目的主要代表作品之一,中国舞蹈家杨丽萍编导的现代舞剧《春之祭》22日晚在爱丁堡国际艺术节上演。至此,集中展现中国优秀舞台表演艺术的“聚焦中国”系列剧目已全部亮相爱丁堡艺术节。
“字载中华——中华精品字库工程成果展”近日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与观众见面,展示了“中华精品字库工程”开发的首批12款字体。
显示 8875 条中的 5901 到 5920 条结果
镜观世界丨魅力莫斯科
第二届“中国在卢汉”文化节在阿根廷举行
超28万名!“中国第一展”境外采购商创历史新高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