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9日,亚洲文化遗产保护联盟理事会第二次会议期间,中国国家文物局与洪都拉斯相关部门签署关于促进文化遗产领域交流与合作的协议。
6月17日,以“山水相依·‘遗’传佳画”为主题的第五届澜湄视听周在昆明开幕。来自澜湄国家及孟加拉国、巴基斯坦、斯里兰卡等南亚国家政府广电主管部门及主流媒体机构的400余名代表参加活动。
中国-埃及文物数字化调查与研究项目近日在埃及首都开罗以南的塞加拉考古基地正式启动。
“极白之美”中国白·德化瓷精品展18日在澳门雅辰酒店开幕,展出近百件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所作的经典白瓷作品。
在东南亚国家中,马来西亚是中华传统文化传承较好的国家。华人社团、华文教育和华文媒体则被认为是文化传承中的“三大支柱”。一代代华人既坚持传统,又不断创新,推动中华文化与马来西亚多元文化融合发展,促进中马民心相通。
6月17日,山西博物院发布消息称,2024年青铜大会将于7月进入线下竞赛阶段。相比2022年,本次青铜大会在赛制设置和题库建设方面进行全新升级。
经过两个多月的考古发掘工作,在位于乌兹别克斯坦南部苏尔汉河州乌尊区契纳尔村,一处贵霜帝国时期的大型聚落遗址契纳尔特佩遗址真容初现,将填补该时期这一区域历史的空白。
6月16日,2024第二届中俄皮划艇邀请赛在哈尔滨呼兰河口湿地公园鸣枪开赛,来自中俄两国的500余名皮划艇运动爱好者同场竞技,推动中俄文化深度交流。
在第十九届庆阳香包民俗文化节举办之际,6月10日至14日,由甘肃省政府外事办、庆阳市政府和马来西亚驻西安总领事馆主办的,以丝路彩桥·交流互鉴·合作共赢为主题的2024'中国(庆阳)—马来西亚文化周活动在庆阳市举行。
6月14日,中俄少儿艺术交流展演在黑龙江省密山市体育馆举行,500多名中俄少年欢聚一堂,互赠礼物,增进中俄两国少年儿童之间的跨国友谊。
由曼谷中国文化中心、中外文化交流中心联合故宫博物院共同举办的“让文物活起来——故宫传统文化学习体验”于6月4日至6日分别在曼谷中国文化中心和泰国惠灵顿国际学校举行三场活动。
6月5日,由中国驻尼日利亚大使馆、尼日利亚中国文化中心、尼日利亚中国总商会共同主办,中国能建独家冠名承办的“能建尼好”舞蹈大赛总决赛在中国文化中心成功举办。
6月9日,由毛里求斯艺术和文化遗产部、中国驻毛里求斯大使馆主办,毛里求斯舞龙舞狮协会承办,毛里求斯中国文化中心、华社联盟、华语促进联盟协办的毛里求斯第十六届龙舟节庆典活动在蔻丹广场成功举办。
6月8日,贝尔格莱德著名体育休闲胜地阿达岛被一片欢呼声、喝彩声包围,2024首届“你好!中国”中塞端午国际龙舟节成功开幕。
上海博物馆、埃及旅游和文物部最高文物委员会5月共同宣布,将于今年7月在上海联合举办“金字塔之巅:古埃及文明大展”。此次展览由中国国家文物局、埃及旅游和文物部共同指导,将持续至2025年8月。
6月8日,在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来临之际,仰光中国文化中心和中信缅甸联合举办了“端午节文化体验活动”,包括“皎漂未来”中文班培训班全体学员在内的当地学校学生、部分中资公司代表共80余人参加了活动。
正在巴西访问的致公党山东省委会代表团13日与巴西华人文化交流协会(巴西文协)在巴西文协会馆举行座谈会。
当地时间12日晚,主题为“山海相逢 美美与共”的中国优秀动画作品推介会在法国东部城市昂纳西(Annecy)举行。
首届伊拉克库尔德地区“中国电影周”11日在伊拉克北部苏莱曼尼亚市开幕。
在这场由广东省东莞市委宣传部、东莞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主办的展览中,微石文化、玩乐童话、漫博、东秀、华旺等11家东莞潮玩企业展出了200余件具有中国文化底蕴的潮玩产品。
显示 8908 条中的 1021 到 1040 条结果
阿拉木图:科克托别山掠影
你好,Hola!——拉美视角下的中国魅力
阿根廷举行兰花博览会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