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权威医学期刊《柳叶刀》日前发表论文,介绍了中国团队开发的一种新冠病毒候选疫苗一期临床试验的积极结果。这项关于新冠疫苗研发的阶段性成果引发美英等国科学家好评。
澳大利亚研究机构Nuclues Network26日宣布对美国研发的一款新冠病毒候选疫苗启动一期临床试验,这也是澳大利亚开展的首个新冠疫苗临床试验。
源自大阪大学的生物企业AnGes将在7月启动新型冠状病毒疫苗的临床试验。基于动物试验的成果等,该公司正在与日本厚生劳动省和医疗机构等围绕提前进行临床试验进行磋商。如果能确认有效性,最早可能在2020年内获得批准,实现实用化。
鉴于近期英国《柳叶刀》杂志发表的观察报告显示,抗疟疾药物氯喹或羟氯喹对治疗新冠病毒感染没有明显益处,使用不当甚至可能引发并发症,世界卫生组织25日宣布暂停“团结试验”项目中羟氯喹分支试验。
据生物医药行业25日消息,SEASUN BIOMATERIALS等从事体外诊断试剂生产的韩国企业将于下月初向疾病管理本部申请应急新冠病毒(COVID-19)诊断试剂的紧急使用授权。这意味着韩国最快有望于6月使用1小时内完成病毒样本核酸提取、检测和结果判定的快速诊断试剂。
国家卫健委办公厅日前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完善预约诊疗制度加强智慧医院建设的通知,明确提到,推动互联网诊疗服务和互联网医院健康、快速、高质量发展。
非洲新冠肺炎确诊病例23日突破10万,所有非洲国家均已报告出现新冠确诊病例。分析人士指出,非洲医疗条件相对薄弱,贫困人口较多,疫情防控面临很大压力。在国际社会帮助下,非洲国家正积极采取措施,应对疫情带来的挑战。
当前全球都在期盼新冠疫苗早日研发成功,而国际合作可以为疫苗研发生产的各个环节提供“加速度”,从基础研究、临床试验,到疫苗制备、生产和分发都是如此。来自各国政府、国际组织、非营利机构、企业等方面的广泛国际合作,能够促进疫苗快速可得,有助于疫苗问世后在全球范围的公平可及。
77名美国诺贝尔奖得主日前联名发表公开信,抗议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近期停止资助从事冠状病毒传播研究的、曾与中国科研机构开展合作的非政府组织“生态健康联盟”。
巴西卫生部21日晚间发布的数据显示,过去24小时该国新增确诊病例18508例,累计310087例;新增死亡病例1188例,累计死亡20047例。
美国和加拿大研究机构的学者21日在《自然》杂志发表评论说,在应对新冠疫情过程中,一些国家设想用发放“免疫证书”的方式调整防控措施,这不会取得想要的效果,甚至会带来更多问题。
中国赴津巴布韦抗疫医疗专家组18日至20日分别前往津东马绍纳兰省、中马绍纳兰省和西马绍纳兰省交流考察,与当地医护人员分享抗疫经验,为当地医疗机构提供防疫建议并捐赠医疗物资。
据罗马尼亚国家电视台20日报道,该国科研人员测出了在本国流行的新冠病毒基因图谱,结果显示在罗流行的病毒毒株与在欧洲多国和美国得到的病毒毒株具有更高相似度。
澳大利亚沃尔特与伊丽莎·霍尔医学研究所20日宣布,将进行一项临床试验,以测试抗疟疾药物羟氯喹能否预防新冠病毒感染。
巴西近两年饱受蚊媒传染病困扰。今年2月底巴西确诊首例新冠病例以来,新冠疫情也一直处于持续蔓延态势。巴西今年将面临多重疫情持续蔓延局面,给本就脆弱的医疗体系带来严重冲击。
近日,圣保罗大学生物医学科学研究所的研究团队利用斑马鱼发明了一款检测新冠病毒的手机应用程序,可迅速得出新冠病毒的检测结果。
英国《自然·医学》杂志日前发布的一项新研究显示,研究人员基于对肠类器官以及病患粪便样本的分析发现,新冠病毒有可能会感染宿主的肠细胞。
5月18日至19日,第七十三届世界卫生大会通过视频会议方式举行。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关键时刻,各国共同发出坚持多边主义、支持世界卫生组织、团结协作抗击疫情的声音,凝聚起各方科学认识、携手应对、共同维护人类健康与福祉的广泛共识。
一个国际团队18日在英国学术期刊《自然》发表报告说,他们从已康复的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患者身上分离出来的抗体,在实验室中能有效抑制新冠病毒,这可能有助开发针对新冠病毒的药物或疫苗。
俄罗斯19日发布的新冠疫情数据显示,累计确诊病例近30万例。俄罗斯有关部门正在加紧研制新冠疫苗。有专家认为每日新增病例数可能会在6月底至7月初降到极低水平。
显示 5396 条中的 4241 到 4260 条结果
上海举行第八届进博会“进博专线”发车仪式
第47届东盟峰会及系列会议在马来西亚开幕
“洋中医”中国求学记
2025赤水河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