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勤春来早,招商正当时。“晋商故里”山西晋中2月3日下午举行“双招双引共话发展”招商推介会,“筑巢引凤”激活招商引资新活力。
2月4日,2023年沈阳市首批重点项目集中签约暨开工活动在浑南区中国航发燃气轮机产业基地项目现场举行。现场发布了沈阳市支持科技创新与工业经济发展的相关政策。
2月3日,经过1200多个日夜的艰苦鏖战,由中铁北京工程局承建的汕汕铁路仙庵隧道顺利贯通,为汕汕铁路全面建成通车奠定了坚实基础。
春节假期刚过,中国各省份马不停蹄开始了经济“大比拼”。多地密集推动重大项目开工建设,开启基建“加速跑”模式,力争为兔年经济开好头,起好步。
2月5日,从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公司获悉,截至2月3日,中国西气东输主力气源地塔里木油田天然气累计产量突破4000亿立方米,达到4010亿立方米,为下游15个省区市和新疆南疆地区民生用气提供保障。
“广西—文莱经济走廊建设启动后,我们与文莱方组建文莱摩拉港有限公司,共同推动摩拉港建设。”广西北部湾国际港务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周少波说。
2月5日,从中国水利部获悉,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全面通水8年多来,累计调水量突破600亿立方米,惠及沿线42座大中城市280多个县(市、区),直接受益人口超过1.5亿人。
2023年南京市重大招商项目签约活动4日举行,中电建华东区域总部、一鲨科技总部项目等61个重大项目集中签约,总投资超800亿元,为南京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的复苏动能。
2月3日,我国首条跨海高铁——福厦高铁进入静态验收阶段,这标志着该高铁全线主体工程及其配套工程建设已基本完成,距离线路今年开通运营更进一步。
生产线24小时满负荷运转,新工厂升级改造如火如荼,研发中心布局建设紧锣密鼓……春节假期刚刚结束,记者实地探访多家外资企业看到,“忙碌”和“信心”成为天津外企开年发展的关键词。
自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非洲一直是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方向之一。长期以来,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形势,中国与非洲国家共克时艰,不断拓展合作新领域,合作日益密切,贸易规模稳步提升,展现出强大韧性。
记者近日从河北省交通运输厅获悉,2023年,河北省交通运输建设项目投资将安排1035亿元,助力京津冀交通一体化发展,交通建设投资额创“十四五”以来年度新高。
3日,天津市滨海新区122个重点项目正式开工,总投资1208亿元,其中100亿元以上项目3个、50亿元至100亿元项目2个、10亿元至50亿元项目18个。
欧盟驻肯尼亚大使亨丽埃塔·盖格2日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欧盟将支持肯尼亚通过投资可再生能源、循环经济、可持续农业和无碳供应链等来实现绿色转型。
1月30日从常州市商务局获悉,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常州市新增对外投资项目54个,同比增长14.9%;中方协议投资11.2亿美元,同比增长105.9%;新增实际投资7.8亿美元,同比增长254%。
2月2日,从中国海油天津分公司获悉,渤海油田渤中19-6凝析气田Ⅰ期开发项目两个导管架平台相继开钻,标志着中国渤海首个千亿方凝析气田开发项目按下“加速键”。
2月2日,商务部外国投资管理司负责人孟华婷在国新办发布会上表示,2022年,在各方共同努力下,外资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为2023年外资工作打下了良好基础。目前,我国吸收外资仍然有很多有利因素,总结一下,主要有四个方面。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与文莱财政与经济部2月2日签署《升级版广西—文莱经济走廊合作谅解备忘录》,决定共同建设运营好文莱摩拉港,打造以冷链食品为基础的初级能源保税物流园区,开展绿色石油化工等跨境产业链合作。
河北省政府新闻办2月2日召开新闻发布会称,到2027年,“轨道上的京津冀”基本形成,环渤海现代化港口群和京津冀世界级机场群基本形成。
据广西壮族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月2日介绍,今年1月,广西各地组织开展项目开竣工活动,共推动512个项目实现开竣工(其中开工323项,竣工189项),项目总投资2638.5亿元(人民币,下同)。
显示 15608 条中的 1241 到 1260 条结果
上合学子共赴文化交流之旅
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夏日
镜头连中外丨两万公里的电动之路 从扬州到布宜诺斯艾利斯
2025汽车新质生产力发展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