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特朗普雄心勃勃地推进人工智能,但澳大利亚民众普遍认为,在与中国争夺技术优势的竞争中,美国处于劣势。
由于美国关税不断攀升、与中国的联系日益紧密以及中美关系紧张,东盟国家面临贸易不确定性加剧的局面。
中国现在是并将继续是“全球南方”国家新资本的主要来源。
在高级官员和商界领袖的陪同下,沙特投资大臣哈立德·法利赫2025年8月下旬开启中国之行,访问了北京、上海和香港。此行是铸牢中沙经济关系的重要一步。
虽然正在推进本土研发,但距离实现商业化、形成规模并具备全球竞争力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印度和澳大利亚作为印太地区两个战略关系紧密、均致力于维护基于规则的全球秩序的国家,在构建透明、多元化和可及的关键矿产供应链方面处于独特位置。
在中国,常住人口超过1000万人的“超大城市”持续增加。若以城市为单位观察,不难发现许多地区有巨大发展潜力。
正如东南亚国家长期坚持的中立原则,即不在中美两国间“选边站”。现在,这一原则也适用于人工智能领域。
根据中国8日公布的数据,截至8月份,中国今年已向非洲出口了价值约1408亿美元的商品,进口量约为813亿美元。
中国围绕数据、配额和集中执法重建了稀土治理体系。
事实上,Quad内部长期存在分歧,争议焦点主要集中于如何在安全事务与经济社会发展——如经济繁荣、公共卫生和基础设施建设之间分配资源和精力。
随着中国向消费驱动型模式转变,这个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目标是到2030年构建总规模超7万亿元人民币的体育产业,包括培育一批“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体育企业和体育赛事。
然而,在2025年上海合作组织峰会期间,中印双方意外达成共识,同意打破这一僵局、恢复直航,此举引发外界广泛关注。
美国就业报告表现疲软,表明由特朗普发起的贸易争端可能已开始对美国国内产生负面影响。最新美国服务业数据同样令人担忧:投入成本不断上升,就业增长却陷入停滞。
本文考察中国2024年的以旧换新政策在促进汽车以旧换新,加快车辆周转率和影响消费者决策方面的有效性。了解以旧换新政策的实际影响,对于优化未来的补贴计划至关重要。
近期美国与印度因关税问题产生的紧张关系、围绕伊朗核计划的不确定性,以及阿拉伯国家对与俄罗斯建立更紧密关系的开放态度,都为南北贸易的长期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特朗普难以预测的关税政策扰乱了亚太地区贸易,这可能破坏区域一体化,同时又难以带来确定性。
中巴经济走廊延伸或许能改善阿富汗和巴基斯坦之间的关系,为两国带来经济利益,并进一步加强中国的地区地位。
欧盟和亚太地区携手合作,发挥各自优势,不断拓展气候和能源伙伴关系,这为推进共同的环保目标、深化和丰富国际合作以及加快绿色转型创造了机遇。
随着技术的进步,决定人工智能竞争胜负的关键不再是数据中心的多寡,而是其能效。
显示 5080 条中的 1 到 20 条结果
中亚首条轻轨线路首批司机培训在津完成
中欧班列(成渝)今年前7月运输进出口货物超28万标箱
我国外贸月度出口、进口连续3个月双增长
构筑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