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对解决阿富汗冲突确实有浓厚兴趣。中国应向前迈进,并利用其经济影响力和政治力量来结束阿富汗长达40年的冲突。错过这个机会将使中国付出巨大代价。
中国饲养了全世界50%的猪。养猪业是中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大多数人口生计和粮食安全的保障。评估显示,由于非洲猪瘟(ASF)暴发,中国损失了25%,甚至55%的生猪。同样,非洲猪瘟也给中国邻近国家的生计和粮食安全带来了灾难性影响。
尽管加强了互动并增加了资金投入,中国并未成为东南亚灾难管理的主要参与者。本文认为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有:中国外交援助工作优先级较低;东南亚救灾出现新兴趋势(包括新冠肺炎疫情引起的变化);以及中国与东盟国家军事合作的敏感性。为进一步加强中国与东盟国家的灾害管理合作,提供符合受影响社区需求的援助十分重要。
2020年是印度与欧盟缔结战略伙伴关系的第15个年头。多年来,尽管各个欧洲国家与印度之间的双边关系稳固,但并未取得突出成就。在2020年7月15日举行的第15届欧盟-印度峰会上,欧印双方开始更加关注安全问题。这次峰会发布了两个关键文件:《2020年欧盟-印度联合声明》和《欧盟-印度战略伙伴关系:到2025年的路线图》。
网络安全是核安全的支柱。世界各地的各种事件表明,核设施和系统极易受到网络威胁的攻击。因此,网络安全应在核政策中占据中心位置。然而,印度却很少关注与民用和军事核设施有关的网络风险。在网络战和攻击的威胁层出不穷且不断变化的背景下,印度的网络安全政策已捉襟见肘,特别是在核能等关键领域。
罗伊国际政策研究所19日发布2020年版“亚洲实力指数”报告,从8个领域以总分100分评价了亚太地区26个国家和地区拥有的实力。报告显示,美国和中国位于亚洲国家实力的最顶端。
现在,新冠肺炎疫情似乎将共享单车再次带到风口,由于人们担心被感染而避开公共交通,他们再次将目光投向了共享单车。与此同时,共享单车企业也从过去的错误中吸取教训,并正在提供更加智能的服务。如果这种趋势能够长期维持下去,共享单车可以改变中国城市——减少污染,改善民众健康,并为通勤者和共享企业提供范例。
尽管中国崛起对印度构成了多重挑战,但在某些领域,有必要承认中国模式的成就。高等教育就是这样一个领域,中国正在成为这一领域的领导者。
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引发了波及全球的社会经济冲击,跨国供应链安全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疫情暴发后,企业供应链遭受了第一波冲击。受疫情影响,作为全球最大的制造中心和商品出口国的中国不得不让企业停产,进而导致其出口供应链出现萎缩和断裂。到3月中旬,有30多个国家宣布国家紧急状态,加剧了全球供应链的冲击。
2020年9月15日,中国取得了一项伟大成就——在黄海海域用长征十一号海射运载火箭,采取“一箭九星”方式将卫星成功送入既定轨道。这是长十一火箭执行的第二次海上发射任务,也是中国第一次海上商业化应用发射。中国成为继美俄之后拥有海上火箭发射能力的第三个国家。
自20世纪60年代印度技术和经济合作(ITEC)计划开展以来,教育和能力建设就是印度与非洲发展合作的主要特征。对于中国而言,虽然中非之间的贸易和信贷往来似乎是其对非洲的主要影响手段,但中国也正在利用教育和能力建设作为扩大在非影响力的工具。本文试图评估印度和中国方法的差异。
缅甸政府在很大程度上依靠外国直接投资来填补它在基础设施投资方面的缺口,而中国是这类投资的主要来源。中缅经济走廊是中国在缅甸基础设施建设的总体性项目。这条走廊涉及支持中缅两国连通性和贸易的多个基础设施项目。中国在缅甸的基础设施投资几乎没有放缓的迹象。
印度面前只有两条路可走:要么允许华为参与印度5G网络建设,要么封禁华为和其他中国供应商。任一选择都将对印度与中美两国的双边关系产生重大影响。在当下这一前所未有的技术转型阶段,世界两个最重要大国之间的地缘政治竞争只会持续加剧。包括印度在内的其他国家必须充分意识到这种动态变化的后果。
最近,印度反对派领导人拉胡尔·甘地发表推文批评总理莫迪,声称莫迪将印度搭建和培育多年的关系网摧毁殆尽,尤其是印度与孟加拉国间的关系。拉胡尔·甘地并不孤单,许多人也和他有类似看法。这种看法并非没有道理。
“阵风”战斗机是印度空军的力量倍增器。印度的对手肯定会注意到这一点。但是,仅36架“阵风”并不是印度解决所有祸患的灵丹妙药。印度空军有超过260架Su-30MKI战斗机,至少在未来20年中,该型战机仍将在任何可能的冲突中发挥重要作用。因此,印度应加速推进Su-30MKI的升级计划。
印度国防研究与发展组织(DRDO)9月初宣布,计划研发使用高能激光和微波的定向能武器(DEW)。定向能武器是一种新兴军事技术,虽然目前尚未有任何国家的军队装备这种武器,但它被视为未来战争中的一种关键性武器。
特朗普政府一直在进行孤注一掷的努力,希望遏制中国成为全球事务重要的经济和政治参与者。学术武器化是孤立中国、压制其发展的又一次尝试。这是对美国社会基本价值观的攻击,破坏了知识和学术探索自由,威胁着高等教育机构的独立性。
在美国经济前景可能正在衰落之际,中国有机会补位,担当领路人。这意味着加大国内刺激力度并迅速解决与美国的贸易分歧,但这可能带来极大的回报。如果全球经济增长能在未来几年稳定在3.6%的长期平均水平之上,那么全世界将会受益。
中国已经向着内需主导型的增长和构建不依赖于美欧日的“独立技术体系”迈出了一大步,努力减少对出口经济的依赖,在“一带一路”沿线国确保增长所必需的需求。
尼日利亚太空科学家、太空行业新闻网站“非洲空间”常务董事泰米达约·奥尼奥森说:“中国经常援助非洲各国,提供贷款帮助各国获得卫星。”
显示 5087 条中的 4061 到 4080 条结果
安徽歙县:土楼晒秋
首批俄罗斯免签旅客入境
重庆中亚班列去程今年前8月发送货值近6亿元
构筑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