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人道主义援助方式可能在国际体系中产生颠覆性影响。这带来挑战,也带来机遇。如果利用得当,它可能给目前僵硬的国际人道主义体系带来变革——使人道主义反应本地化,加强与发展的联系,使资源多样化并提高效率。各国政府应与中国进行富有成效的接触,并借鉴其方法来加强国际人道主义行动。
在中亚区域经济合作(CAREC)等区域平台的助力下,中亚国家间的联系日益紧密,经济增长迅速。然而,开放可以增加人员和货物的跨境流动,也可以加快疾病的传播。面对新冠肺炎疫情,中亚和西亚国家现在必须共同努力应对这一区域性健康威胁。
新冠肺炎的全球大流行意味着会有更多的中低收入经济体更加依赖多边开发银行。幸运的是,亚洲较贫穷的国家可以从美国领导的世界银行、日本领导的亚洲开发银行(ADB)和中国领导的亚洲基础设施开发银行(AIIB)获得资金。
2017年底,中国公布了国家排放权交易体系(ETS)建设方案。中国碳排放交易体系的初期阶段包括发电行业,而其它能源密集型和高排放行业也将在未来几年加入。就背景而言,仅中国的电力部门就构成了世界上最大的碳排放交易体系,相关排放量是目前欧盟排放交易体系下排放量的两倍。
由美国、沙特和俄罗斯牵头达成的创纪录的石油减产协议是旨在在新冠肺炎危机期间稳定全球经济的主要多边措施。尽管各方存在利益冲突和协议框架松散,但共同的经济困境将有助于各方在未来几个月内保持履约状态。如果危机持续存在,那么协议可能会演变成制度化的机制,从而有助于减少超级大国之间的对抗性政治言论。
印度观察家研究基金会初级研究员Gayathri Iyer发表题为《沉没成本:新冠肺炎疫情和航运业》的文章称,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范围内的扩散对全球市场产生了重大影响。疫情直接或间接地对航运业造成了重大影响,该行业正面临着几十年未遇的危机。
亚洲开发银行(日本)首席自然资源和农业专家Hans Woldring等发表题为《疫情之下:各国需加紧行动保障粮食安全》的文章称,生活在亚太地区被封锁城市中的民众在担心食品市场关闭,超市库存减少与食品供应中断这些问题。人们应开始思考当前的新冠肺炎疫情对粮食和营养安全的可能影响。
南洋理工拉惹勒南国际研究院(新加坡)非传统安全研究中心兼职高级研究员Paul S. Teng发表题为《疫情之下:保障亚太地区的粮食安全》的文章称,新冠肺炎疫情破坏了确保亚太地区粮食安全不可或缺的供应链。但并非所有国家都受到感染,也没有同时出现感染高峰。这为解决供应链中断提供了机会。
印度观察家研究基金会专家Jayshree Sengupta发表题为《抗击衰退:印度应和中国一样》的文章称,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负责人均发出警告,世界将很快陷入衰退。令人惊讶的是,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UNCTAD)最近在日内瓦进行的一项研究预测,印度和中国将摆脱衰退。
贝京-萨达特战略研究中心(以色列)发表以色列总理办公室公共外交部创办人Shay Attias一文《疫情之下:亚洲国家软实力增强》。文章称,新冠肺炎疫情开启了全球外交的新时代。亚洲国家正试图将这场全球卫生危机变成一个增强其软实力并填补特朗普总统所留下的外交真空的机会。
“一带一路”不断向着更加绿色,更加可持续的方向演进,绿色“一带一路”不仅成为推动“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领域,也成为完善全球生态治理体系的新实践。
持久的粮食不安全可能导致冲突、内战,威胁社区、社会、国家或世界的整体和平。粮食安全一词反映了人们消除饥饿和营养不良的愿望。它有三个支柱,即食物的实际可获得性,获得食物的社会经济途径和食物吸收。根据这三个支柱,可以观察到巴基斯坦的粮食安全状况自2003年以来一直在恶化。
在本文中,作者将通过一个一般均衡模型分析疫情对全球经济的影响。分析结果显示,疫情持续的时间越长,感染的传播范围越大,对全球经济的负面影响就越大,其影响预计将达到甚至超过2008-2009年金融危机的水平。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之前,电子商务就一直在全球范围内稳步增长。然而,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和随之而来的封锁使网上购物的模式出现了失衡,直接影响了电子商务行业。网络商家仅提供必需品,尤其是医疗用品,以及人们不愿意超出其必需品消费的情况,既带来挑战,也带来机遇。
新冠肺炎疫情的全球暴发一方面暴露了全球治理结构的弱点,另一方面也暴露一些国家人权等口号背后的自私。曾经是一个慷慨的全球伙伴的美国,却不理会国际社会的需求,开始遵循“美国优先”的战略。欧盟没有帮助意大利,甚至法国和德国也对医疗用品和产品的出口设置了条件。这些发展创造了一张网,这张网将加速世界的变化。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对中国农业产生巨大冲击。尽管前路艰难,但人们仍然谨慎乐观地认为,2020年1月至2月遭受的挫折不会对中国的农业和粮食安全产生持久影响。
吉尔吉斯共和国前总理、北京师范大学一带一路学院特聘教授卓奥马尔特·奥托尔巴耶夫在中国环球电视网 (CGTN) 上发表题为《如何在疫情后恢复国际贸易》的英文文章,认为正确预测国际贸易的复苏对于重振世界经济十分重要。
4月24日,由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发起成立的“一带一路”智库合作联盟以“携手应对公共卫生安全挑战,共同建设健康丝绸之路”为主题举办云端专题论坛,并召开“一带一路”智库合作联盟国际顾问委员会会议。
印度和非洲之间的行业优先事项互补性以及它们在不断发展的全球食品市场中的相似角色为双方农业部门的合作提供了许多机会。本文分析了印非合作在粮食安全和能力建设方面的潜力。本文评估了印度与非洲国家在农业和粮食安全领域的伙伴关系,概述了这两个地区的现行举措,并探讨了基于技术的服务可能采取的干预措施。
新冠肺炎疫情让世界出现了许多人们前所未遇的情况。受疫情影响,航空、制药、医疗设备等主要行业的供应链均出现中断。重要原因之一是中国是这些行业的全球价值链的主要中心,中国供应商对在全球开展业务的许多行业至关重要。
显示 5158 条中的 4661 到 4680 条结果
上海举行第八届进博会“进博专线”发车仪式
第47届东盟峰会及系列会议在马来西亚开幕
“洋中医”中国求学记
2025赤水河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