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公布了《2023年联合国数字和可持续贸易便利化全球调查》的结果,重点介绍东盟10国在贸易便利化方面取得的进展。
本文以亚洲及太平洋和拉丁美洲地区为重点,简要探讨有关妇女、农村社区和中小微企业的金融包容性的预期效益和面临的制约因素。
东盟已经取代美国和欧盟,成为中国最大的出口市场。
在东盟的这些战略伙伴中,中国扮演着特殊的角色。中国不仅是东盟的全面战略伙伴,也是东盟与中日韩区域合作机制的组成部分。
中国企业在全球高科技领域的存在感进一步增强。《日本经济新闻》在对2022年主要产品和服务的全球市场占有率进行调查时发现,在前沿材料、电动汽车等18个行业,中国企业所占份额均上升。
中国的“巨型稻”杂交品种——能长到普通水稻的两倍高——近日获得丰收,其高产量可能使之成为中国政府巩固粮食安全的重要工具。
随着人类对大自然的需求增加,自然界的再生能力正在下降。为了扭转这一趋势,需要把自然资本纳入经济模型和政策制定过程。
在过去几十年里,人类活动导致气候发生巨大变化。最近的研究预测,气候变化带来的广泛影响将进一步加剧,这说明迫切需要采取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的措施。
本文介绍了亚洲水稻生产系统多功能性的研究现状。
国际社会应抓住伴随气候危机而来的难得的改革机遇,重新设计多边主权债务重组机制并将其制度化,让主权债务治理更有效、更透明、更公平。
许多金融机构正在利用数字化转型来提高客户参与度。在这方面,金融服务提供商可以使用游戏化和轻推的方法。
借鉴南美的经验,印度政府有巨大潜力引导锂产业走上一条既可持续又经济有益的道路。
金融科技有可能让撒哈拉以南非洲的数百万人摆脱贫困,但希望实施金融科技举措的政府和公司必须仔细研究其特定人群的需求,根据需要调整现有的金融科技解决方案。
软件服务业正在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新兴技术,特别是人工智能,正在重新定义该行业的轮廓,让各公司重新评估已经成功数十年的商业模式。
伊朗副外长谢赫伊斯拉米29日就伊朗加入金砖国家合作机制表示:“伊朗致力于建设一个以多边主义为基调的世界,而不是当下国际秩序中的单边主义。”“金砖机制无论是在经济层面还是文化层面都拥有巨大潜力。”
东盟拥有极其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和丰富的可再生能源,在产生碳信用额方面具有巨大潜力。东盟成员国应共同作出承诺,制定实施区域性碳交易的时间表。
越南即将接受针对跨国企业的全球最低税制度,这可能是一把双刃剑,关键是要确保征收最低税率不会赶走主要的外国投资者。
欧盟碳边界调整机制(CBAM)旨在确保本地和进口产品待遇相同,并鼓励其他国家开发自己的排放交易体系。在这种情况下,欧盟进口商可能会开始审查其全球供应链,监测并要求获取进口产品温室气体排放信息,并在其采购战略中考虑碳边界调整机制带来的财务影响。
随着电动汽车等的普及,用于制造电池的镍和钴等矿产的市场需求激增。若能确立高效开采技术,则有利于提高企业盈利能力。日美企业在重要矿产领域对亚洲的依赖度较高,重新构建供应链成为当务之急,它们将加快推动相关技术投入使用。
根据现有数据,过去二十年来,申请中国大学的外国学生数量激增。从2000年到2017年,随着中国高等教育体系质量的提高,国际学生入学人数增长近11倍。
显示 4914 条中的 1021 到 1040 条结果
西部陆海新通道铁海联运货物量大幅增长
阿拉木图:科克托别山掠影
你好,Hola!——拉美视角下的中国魅力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