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联邦劳工局3月31日发布的月度报告显示,经季节调整后,德国3月失业人数约为229.8万,环比减少1.8万。
雄安,一个新时代的城市样本,处处体现着“未来之城”的创新理念和智慧之光。
近年来,湖北不断优化营商环境,社会经济发展持续向好。湖北省政府新闻办31日举办新闻发布会,全省6家国家级开发区介绍了优化营商环境的经验做法。
“落实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实施大规模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强化对制造业及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等的支持力度,竭力为市场主体纾困解难。”31日,国家税务总局山西省税务局总会计师杜飞彪表示。
雄安,一个新时代的城市样本,处处体现着“未来之城”的创新理念和智慧之光。
为了落实好留抵退税政策,缓解地方财政减收压力,目前,辽宁省已及时下达小微企业留抵退税中央财政补助资金56.41亿元,实现政策落实和县区财政平稳运行“两不误、两促进”,为稳定宏观经济大盘提供财政支撑。
记者3月31日从重庆市商务委获悉,重庆自贸试验区将探索实施自贸试验区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管理模式,推进重庆高水平的制度型开放,并为中国其他省区市提供可借鉴的制度创新成果。
今年,中国加大对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支持力度,自2022年4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对小规模纳税人适用3%征收率的应税销售收入,免征增值税;对适用3%预征率的预缴增值税项目,暂停预缴增值税。
日前,天津市政府办公厅印发《天津市构建高标准市场体系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从基础制度、要素市场、环境质量、市场开放、市场监管5个方面提出18类44项措施,进一步畅通市场循环、疏通政策堵点、推进市场提质增效,构建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高水平市场经济体系,进一步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
记者4月1日从山东省人民政府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为解决进口企业融资难、汇率风险大问题,2022年,山东发挥“政银保担企”五方合力,推出“齐鲁进口贷”“汇率避险担保试点”等政策,系首次将进口贸易纳入政府性融资担保支持范围。
3月30日,江西省出台《关于有效应对疫情帮助中小企业纾困解难的若干政策措施》,推出五大方面28条扶持举措,为中小企业“输血补气”。
2022年3月31日,第十一届APEC中小企业技术交流暨展览会在陕西省西安市开幕。
受国内疫情散发和国际地缘政治冲突等因素影响,3月31日出炉的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降至49.5%,但仍位于50%的临界点附近,且部分分项指数和行业PMI仍处于较好水平,显示经济运行中仍有积极因素。
近年来,无为市委市政府持续加大对电线电缆产业的支持,经过几年的探索和努力,无为电线电缆产业正摆脱曾经的发展困局,逐步走上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中国(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蚌埠片区坚持市场的逻辑、资本的力量、平台的思维,发挥自贸试验区和蚌埠高新区“双区迭加”优势,以“四抓一促”为路径,努力实现高质量发展。
疫情之下,如何及时帮扶中小企业特别是服务业企业渡过难关、恢复发展?中国中部省份江西近日推出28条扶持措施,助力中小企业纾困解难,赶走“倒春寒”。
4月1日,中国(重庆)自由贸易试验区挂牌5周年。中国(重庆)自由贸易试验区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对外发布了“我最喜欢的重庆自贸试验区改革案例”评选活动结果。《铁路提单信用证融资结算》《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四自一简”监管创新》等十项案例获评最受喜欢的改革案例。
尽管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持续蔓延,受益于“六稳”“六保”政策的有力实施和营商环境的不断优化,2021年我国各类市场主体仍保持稳定增长态势,并于2021年10月历史性地突破1.5亿户。
天津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近日印发《关于助企纾困和支持市场主体发展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若干措施》共计15条,围绕市场主体关心的税费减免、稳岗用工、金融支持等方面分类施策,投入真金白银,进行精准扶持,帮助企业纾困解难,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海关总署最近公布的数据显示,2021年,全国综合保税区实现进出口值5.9万亿元,高出全国外贸进出口值增幅2.4个百分点,对我国外贸贡献率达16.5%,以不到十万分之五的国土面积,实现了全国七分之一强的外贸进出口值。
显示 19973 条中的 2861 到 2880 条结果
一张蓝图何以绘到底——北京以规划引领超大城市治理的启示
平陆运河雄姿初现
第47届东盟峰会及系列会议在马来西亚开幕
2025赤水河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