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乏与军队的联系网络和对政党的有效控制,印度尼西亚第七任总统佐科·维多多的政策处处受制。为此,佐科·维多多将退休的军事将领委派至重要的文职岗位,以便平衡在总统竞选时支持他的寡头们的影响力。其中,最重要的是佐科维对苏哈托时期的四星特种部队将领胡特的任命,以巩固他的权力。
土耳其将跟随该国总统埃尔多安指引的方向前行,因为他的反对者们根本不敢挡住他的路。埃尔多安激发群众的力量镇压政变,后来又允许大规模的国内清洗及其他方法压制异见,从而为自己集聚更大的权力。
全球16%的弱国在亚洲,而全球所有弱国30%的人口居住在这里。此外,亚洲八分之五的弱国被韩国列为2016-2020年的主要伙伴国。然而,韩国对这些弱国的支持集中于冲突和灾难发生后的紧急救援和人道主义援助。这无法解决弱国的脆弱性问题,因此,建立合作战略对弱国提供支持非常必要。
战略方面:俄罗斯因为乌克兰危机与美欧陷入持续关系僵冷,并在中东欧地区形成一定规模的军事对峙,而且这一对峙有加剧和升级的风险。俄罗斯与土耳其修好并深化关系,不仅将扩大其在中东“围魏救赵”战略的成果,而且在北约阵营中打进楔子,削弱或瓦解来自西方阵营的压力。
国际关系,现实主义最“现实”。国与国之间,归根结底是利益关系,不同国家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的利益关切,若国际外交不能准确把脉本国的利益诉求和他国的利益关切,双边关系就会失衡、节奏紊乱,形成隔膜乃至误解。相反,如果双边关系能够随着国家利益的调整而调整,两国关系将会实现与时俱进的双赢。
土耳其正处于历史的十字路口,但现在辨别其未来走向仍为时尚早。如果此前走向两极化和专制的趋势持续,该国最终可能到达崩溃边缘。但如果共同致力于民主,国家统一最终盛行,那么,土耳其的政治气候将提高。
罗兴亚人问题是昂山素季待办事宜清单上最后的困难工作。仰光一退休政府官员指出,昂山素季有非常困难的工作要做。她最好先完成较为简单的工作并将难题留在最后。这名官员认为,若开邦和罗兴亚人问题就属于最后的难题。
8月8日,明仁天皇通过视频讲话向日本人民宣布希望退位。尽管明仁发布消息的语言和语气含蓄优雅,但消息潜在的含义和影响都具有深刻的政治意义,并强硬反击了日本民族主义者的野心。在其讲话中,明仁给包括首相在内的右翼提出了一组会限制他们修宪的额外参数。将天皇再度奉若神明且凌驾于民主责任制之上已不再是一种选择。
查谟和克什米尔邦对暴力并不陌生,但该地区所发生的最新一轮流血冲突和拘捕行为则不同,因为它是从年轻化且看似无领导的地方抗议运动中催生的。面对克什米尔地区的骚乱,印度政府可能先会消耗抗议活动的力量,待其分裂后再进行谈话,但在一个年轻、几乎没有组织,且缺少领导的运动中找到可信的对话者并不容易。
英国退欧可能在事后被看作引发欧洲大陆更大规模政治地震的首个震颤。若欧盟希望保持其重要性,就亟须保持对各地区人口的吸引力。
在国际关系中挑拨离间,在军事安全领域拉帮结派,在经贸投资领域搞排他性安排,这样的做法违背时代发展潮流。东北亚地区是中、美、俄、日、朝、韩等国利益与矛盾的复杂交汇点,各国利益与矛盾盘根错节,本就是剪不断理还乱。美国作为东北亚地理上的域外国家和地缘政治上的关键国家,理应在东北亚事务中发挥建设性作用,而不是扮演搅局者的角色。继续搅局东北亚,美国终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如此,对美国而言,东北亚就从战略价值变成战略包袱。
近日,安倍对内阁进行了上台以来的第三次调整。这次调整显示安倍要强化自己的政治路线和内阁执行力,以及谋求这种路线的持久性。新内阁将更突出右翼特点,未来在历史修正主义和防卫政策等方面将更显强硬。
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近期访问了莫斯科和一部分非洲国家,而埃及和沙特阿拉伯的高规格代表团也出访了以色列。与此同时,受经济困扰的土耳其也宣布同以色列关系正常化。以色列的区域外交业已进入了一个新阶段,该地区的地缘政治正出现一些结构性变化。一些分析人士指出,以色列的区域外交进入了“后美国”时代。
尽管对此事件美国政府未有官方说明,但美国的政客、媒体和一些情报官员都认为这一入侵事件是由俄罗斯政府发起的。无论谁赢得大选,这种对俄罗斯的强硬或为时过早,因为在很多领域上(例如打击“伊斯兰国”)美俄都需合作。
澳大利亚将所有偷渡难民强行送往离岸收容所的政策备受批判,这将使澳大利亚参与此次国际会议时备受非议。难民政策应该是广泛的,涉及所有相关政府部门、民间团体、辅助业务供应商、企业家和商业部门。澳大利亚需要向世界呈现一个全国统一的应对方式。
2016年7月26日,随着东盟外长会议发表共同声明未提到“南海仲裁”以及美国国防部长卡特在会见王毅外长时公开表示“南海仲裁翻篇”,标志仲裁事件第一回合博弈暂告“休战”,中国也终于有余力顾及到枕边的麻烦——萨德入韩问题。
美国的领导力被认为是仁慈的。但在当前总统竞选中,某竞选人打着“美国第一”的标语竞选――这种态度与主流的霸权角色观念严重分离,这一情况自美国成为全球领导者以来首次出现。
8月12日,俄罗斯总统普京解除了总统办公厅主任谢尔盖.伊万诺夫的职务。伊万诺夫是俄罗斯政治集团第二重要的人物;普京政府的这一重大变动具有很多影响。
特朗普再一次撼动外交政策,他建议,美国或许不应再保卫繁荣昌盛且人口众多的欧洲盟友。特朗普认为这只是一个搭便车的问题。其实,他从根本上误解了真正的问题。作者认为,这不是责任共享,让欧洲承担更多责任的问题,而是摆脱负担的问题,把责任交给欧洲人。
印度尼西亚总统佐科维近日对内阁的重组展现了其平衡政治事务与干将任免方面的高难度技巧,其成果令人印象深刻。佐科维的最终目的在于加强该国经济。许多观察家认为新内阁具备提高印尼经济现状、维护政治稳定的能力。总统佐科维如今展现出更为强势的形象,此次内阁重组巩固了他的权力。
显示 5217 条中的 4981 到 5000 条结果
“洋中医”中国求学记
第十一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在西安开幕
探访肯尼亚菌草种植园
2025赤水河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