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是中国的“一带一路”战略真正引起全世界关注的一年。而对于韩国人来说,年初两国签订自由贸易协定后,这一年的中韩关系也继续向好。
巴林作为海湾地区经济开放程度最高的较发达国家,巴林的投资环境良好,是中国打开海湾地区市场乃至通向非洲的重要门户。总的来说,中国与巴林两国关系正处于机遇期,中国“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与巴林政府全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计划相契合,两国在金融、旅游、通讯等众多领域合作前景广阔。
以色列国地处亚洲西部,西面和南面分别被地中海和亚喀巴湾环绕。陆上接壤或临近的国家有黎巴嫩、叙利亚、约旦、埃及等。以色列自然资源贫乏,气候属于地中海式气候。以色列建国于1948年,是世界上唯一以犹太人为主体的国家。总体来说,在中东地区国家中,以色列的投资风险相对较小。政府更迭平稳,且政策连续性好。现任政府在法定任期内垮台的可能性较小。2014年世界银行报告显示,以色列商务环境在全球排名第40位,属于在中东地区开展商务活动的首选之地。
近年来,中马经贸往来密切,2013年两国关系提升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作为"一带一路"的重要支点,马来西亚于2015年接任东盟轮值主席国,并以创始成员国身份加入"亚投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因此,对马来西亚投资环境和政治风险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起源于20多年前的两岸经贸关系,今天已经触及到全球化与区域一体化,从加入APEC到WTO,两岸以多种方式回应了全球化在实践方面和理论探索上的需求,从而始终保持了这种关系,在地区和两岸层次上的相对稳定。为了把握世界经济的进一步自由化,两岸构思新架构、探寻未来可行的合作模式正当其时。
日前,美国总统奥巴马到访沙特阿拉伯,在机场迎接奥巴马的并非沙特国王萨勒曼,而是地位稍逊的王室代表、利雅得省省长费萨尔亲王。此事遭到各方热议。奥巴马遭受冷遇冷遇的原因十分明显,沙特阿拉伯对奥马巴个人的不满急剧累积,认为其是一系列中东之乱的祸首。
从北非到中东,不仅是美欧和俄罗斯的利益博弈带,也是IS(伊斯兰国)盘踞渗透的区域。叙利亚政局紊乱导致的俄罗斯和西方世界的争夺战还是进行时,IS在去年年底也向西方世界和俄罗斯发动了新一轮的恐怖袭击。美欧、俄罗斯在中东地区存在地缘政治利益;中东国家内部则有什叶派和逊尼派的宗教争端,再加上IS的捣乱,中东地区永无宁日。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两年多来,中国开往欧洲的渝新欧、义新欧等中欧班列超过21条,2015年1-10月份,开往欧洲的中欧班列就有1070列。要善于利用中欧班列联通的重要作用,在“一带一路”的设施互联互通的基础上,加强包括人员、物流等方面的贸易和投资往来。
尽管伊朗与海湾合作委员会国家关系的恶化可能会使印度与伊朗政府的交往蒙上阴影,两国重要经济和战略领域的汇集仍将促进双边关系的发展。
《英国退欧:欧盟终结的开始》由荷兰国际关系研究所高级研究员Jan Rood于5月25日发布。文章认为,英国退欧将给整个欧盟带来冲击,后果难以评定。英国退欧发生之时恰逢欧盟各条战线出现裂痕之际。不过,这种裂化主要是越来越多的成员国对欧洲一体化的功用和必要性日渐怀疑导致的。欧洲怀疑主义的熊熊烈火已迅速燃遍欧盟。
当莫迪下月抵美会见他的“朋友”奥巴马时,将受到热烈欢迎,但双方未来仍有许多困难有待理顺。印美双方可能不会成为盟友或伙伴,前者要求利益和精神的趋同而后者崇尚平等,美印双边关系中这样的可能性并不存在。因此,双方应合理地寻求谅解和包容。
多年来,为避开中美对峙和出于谨慎心态,印度一直避免派出高级官员参香格里拉对话。印度此次虽派出内阁安全委员会成员、国防部长帕里卡尔,却未给他太多发言机会,而他本可以在会上充分地展示印度在印度洋-太平洋地区的军事态势。
土耳其总理达武特奥卢下台凸显了埃尔多安对正义与发展党(AKP)的掌控力及对权力的收紧。埃尔多安无法容忍异议,对其领导权构成潜在政治挑战或许导致了达武特奥卢的下台。达武特奥卢的辞职为新总理的到来铺平了道路,这将是一位只会忠实地推进由埃尔多安所设议程,而不多话的新总理。
《英国退欧后面临的现实》由皇家国际事务研究所专家Robin Niblett于6月24日发布。文章指出,英国脱欧不仅推翻了英国与欧洲邻国的关系,而且打破了英国现有的政治秩序。
随着英国退欧余波的漾开,其对亚洲的影响难以评估。但这一影响应当是温和且可控的。作为回应,亚洲应强化其区域金融安全网。
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在6月29日发布的《英国退欧对能源市场意味着什么?》一文中表示,英国退欧公投后,英国从欧洲机构中剥离出来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并且将分多个步骤进行。未来几个月甚至几年,来自欧洲和英国的领导人将就退欧条款,解除英国欧盟成员身份以及英国和欧盟未来关系进行磋商。
皇家国际事务研究所在6月30日发布的《英国政治动荡给退欧火上浇油》一文中表示,英国退欧打开了潘多拉的盒子,导致英国陷入政治混乱之中。苏格兰民族主义者明确表示进行苏格兰独立公投;而接近400万英国民众签署请愿书,要求重新进行英国退欧公投;同时,劳工党正面临反对领导人的内部叛乱之中。
欧洲对外关系委员会专家Julien Barnes-Dacey在《叙利亚与约旦、黎巴嫩和土耳其稳定性的下降》一文中表示,在难民、恐怖主义和国内分裂方面,黎巴嫩、约旦和土耳其迄今为止对叙利亚内战的溢出效应表现出了惊人的韧性。但现在,该地区脆弱的稳定性命悬一线,尤以土耳其最岌岌可危。
美国大西洋理事会专家J. Peter Pham在《以色列返回非洲》一文中表示,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本周成为自1993年伊扎克・拉宾拜访摩洛哥国王哈桑二世以来第一位到访非洲的现任以色列政府首脑。内塔尼亚胡此行访问了乌干达、肯尼亚、卢旺达、埃塞俄比亚;在乌干达,他还会见了南苏丹、坦桑尼亚和赞比亚的领导人。
南海虽然现在局势很紧张,但并非没有出路。如果中美两国智库界和政策界能够充分意识到管控分歧、坦诚对话、慎思而行与寻求共识的重要性,进行实质性学术交流,将对南海局势和中美关系大局都起到十分积极的建设性作用。
显示 5144 条中的 4981 到 5000 条结果
超28万名!“中国第一展”境外采购商创历史新高
图说节日|“五一”国际劳动节
塔吉克斯坦青年李小龙的中医缘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