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退欧的复杂性将在未来数月中显现。届时,澳大利亚新任政府将发现自己处在一个两难境地。英国退欧将消耗欧洲和英国的时间、精力和资源,澳方或会发现其地位下降。但英欧双方都将需要新的朋友。退欧支持者需要欧洲的替代者,而澳大利亚出现在他们眼前,也许届时澳英关系将就如旧时那般。
正是认为伊拉克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才使得美国领导的这场战争合乎情理。齐尔考特报告出现在英国的信任体系处于历史低点之时。信任崩塌可以追溯到布莱尔决定支持小布什的那一刻起。这又引出了另一问题:澳大利亚的责任在哪?
亚欧分别是实现“一带一路”构想的两大动力引擎,“一带一路”共建为亚欧合作提供了新的强大动力,是亚欧会议重新焕发活力的重大机遇。
中美两国共建新型的大国关系,是近两年国际广泛关注的议题。许多人意识到,建立新型的大国关系是多么重要。这不仅关乎着相关国家的民生,也直接影响着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尽管新型大国关系的建立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但是人们都对这个新型关系的建立充满期待和美好的祝福。因为世界需要一个崭新、平等,给世界带来安全的大国关系。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将可为马来西亚各个方面带来深远影响。机遇往往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因此马来西亚应采取一系列积极的举措,以抓住机遇和克服挑战。
李克强总理将于6月28日至7月2日赴布鲁塞尔出席第十七次中国欧盟领导人会晤,对比利时、法国、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总部进行访问。中欧领导人会晤的主要议题是一带一路与容克计划的对接以及中欧气候变化合作以确保年底巴黎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成功。
中国的新一届领导集体推出了一系列外交政策和经济举措,它们的影响力已经远远超出他们所在的区域。考虑到中国人提议建立的金融机构,特别是他们给西方主导的金融机构带来的挑战,华盛顿拒绝了北京的计划。中国人的回应是这些计划是对现有结构框架的理性和重要补充。
李克强总理开始拉美四国行,引起国际关注。因为,最近一段时间来,中国似乎把精力集中在宣传“一带一路”和亚投行的项目实施上,拉美国家似乎有一种被忽略、被冷落、或被遗忘的感觉。而李克强总理的这次访问,恰好及时而有力的证明,中国是如何重视与拉美国家的合作和友谊。
孟加拉位于亚洲三大经济体中国、印度、东盟的交汇处,且是多方合作的桥梁与纽带,地理位置优越。尽管对孟加拉投资仍存在一定政治风险,但是中孟两国经济处在不同发展阶段,经济互补性强。孟加拉劳动力资源丰富,人力成本低廉,且政府积极改善贸易、投资环境,积极创建出口加工区、特殊经济区,制定了庞大的经济发展计划。随着“中印孟缅经济走廊”建设发展,只要我们做好了风险防控工作,我国跟孟加拉国的经济合作必将迎来更多的机遇。
自1975年建交以来,中欧关系已经走过了40个春秋。纵观40年的关系史,务实合作一直是双方推崇和尊重的基本原则。
国家发改委、外交部、商务部28日联合发布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以下简称"《愿景与行动》"),这份8500多字的文件为构筑"一带一路"宏伟大厦提供了蓝图,这份蓝图所带来的愿景,则是引领全球进入"亚欧世纪"。
“一带一路”不只是合作倡议,更有大量合作计划做支撑,之所以未一下子公布清单,是因为需要与沿线国家、地区协商,不能硬塞给对方;“一带一路”的合法性在于世界日益增长的对合作公共产品需求与落后供给能力之间的矛盾。中国并非追求什么世界领导权,而是联合沿线国家发掘洲际、区域合作潜力,服务于地区繁荣与长治久安;“一带一路”既带来巨大合作机遇,当然也面临众多风险,需要包括欧洲在内的各国合作应对,尤其是南海主权纠纷,需要以双轨思路妥善处理。
缅甸全国民主联盟在刚刚结束的缅甸第一次民主选举中大获全胜,选民对新政府寄托了极高的期待。日本表示,在过渡时期,日本将进一步加快对缅甸的援助,因为新政府的成功将对缅甸的和平与繁荣产生积极的影响。尽管投资者已开始聚焦于这个充满潜力的国家,缅甸仍面临许多挑战。
“一带一路”既是一个宏大的战略构想,又是一个涉及面广泛的社会历史进程。因此,对“一带一路”战略,既可以从经济的角度进行考察,也可以从国际关系、世界格局、文化传播的角度进行考察,还可从地缘政治的角度进行考察。这样的多角度考察,是全面认识和把握“一带一路”内涵的基础性工作。本文仅从地缘政治的角度,对“一带一路”的地缘政治意义、面临的地缘政治风险和如何妥善应对,谈一些看法。
《美国与沙特阿拉伯之间的关系回顾》,外交关系协会研究员Newsteam Staff4月21日发布。文章表示,美国宣布了亚洲再平衡战略,逐渐撤出中东地区,伊朗出现了复苏,在这一背景下,新一代沙特阿拉伯领导人正在逐渐进行调整,在中东地区将发挥更加积极的军事作用。
任何打算彻底重组伊拉克的计划都必须深思熟虑、考虑周全。伊拉克的主权应当得到维护。正如伊拉克驻美大使所言,一个统一的伊拉克是击败“伊斯兰国”最大的希望,也将能够反过来帮助美国实现其在中东的战略目标。
《美国全面解除对越南武器禁运将推动美越关系》由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高级顾问、东南亚项目副主任Murray Hiebert和东南亚项目副研究员Phuong Nguyen于5月12日发布。
美国大西洋理事会专家Christina Golubski在《东非天然资源管理路线图》一文中表示,尽管大宗商品价格,特别是石油天然气价格,在过去一年大幅下跌,拥有天然资源储备对于许多发展中国家来说,依旧是一个优势。
《中国对美越关系恢复的看法》由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专家Yun Sun于6月6日发布。文章指出,美国总统奥巴马上个月访问越南并宣布对越南解除武器禁运对于美越关系来说,是一个重要的历史转折点。虽然媒体和观察者们普遍把美越关系的恢复解读为针对中国的一种举动,但北京对于美越关系的看法和评价却被忽视。
《欧洲以外的世界不支持英国脱欧》由英国皇家国际事务研究所研究员Robin Niblett于6月6日发布。英国脱欧公投不只关乎英国主权的未来,还关乎英国未来在世界上的地位。
显示 5144 条中的 5021 到 5040 条结果
塔吉克斯坦青年李小龙的中医缘
镜头连中外 | 山水相会 文旅融合——中德古城焕新生
第137届广交会二期闭幕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