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非的政治和社会关系正在恶化。奥密克戎变异株发现以来实施的国际旅行限制使在2021年11月至2022年2月间产生旅游收入的希望破灭。此外,执政的非洲人国民大会(ANC)内部的紧张局势限制了总统马塔梅拉·西里尔·拉马福萨的行动能力。
在美中大国对抗中选边站这个问题上,韩国的“战略模糊”时代已经彻底结束。美国是它的盟友,中国则是其日益崛起的邻国。文在寅政府已经不再寻求在美中之间充当中立者。在美中展开竞争的背景下,首尔已经悄悄但断然决定站在华盛顿一边。
本报告旨在概述美国领导的秩序和联盟体系的历史和当前的展望;探讨中国和俄罗斯对战略伙伴关系和联盟的看法;研究全球尤其是三个重要战略区域——亚太、中东和欧洲的关键趋势线;并分析这些发展对主要欧洲国家的安全政策可能产生的影响。
从地理位置来看,韩国是一个印太国家,但一直与美国“自由开放的印太战略”(FOIP)保持距离。这是韩国战略环境与国内政治相互作用的结果。韩国和法国可以考虑在印太地区合作。两国印太战略之间的一个重要共同点在于追求战略自主权。
对于“大欧亚大陆”战略而言,中美竞争的加剧,恰恰相反,呈现了一个新的发展视野,仿佛在提醒人们,在汉语中,“危机”一词由两个字组成:“危”和“机”,分别代表“危险”和“机遇”。总之,中美对抗为中国有意加强与俄罗斯在开发欧亚项目方面的伙伴关系提供了合适的基础。
俄罗斯总统普京2021年11月18日出席俄外交部部务会扩大会议时,为俄外交政策划定新的“路线图”。这意味着,俄罗斯将维持甚至加剧与西方国家的紧张关系,试图在对国家重要的问题上迫使对方作出让步。
2021年12月22日至23日,印度外交秘书哈什·瓦德汗·斯林格拉对缅甸进行了访问。访问期间,斯林格拉会见了来自缅甸军政府和反对派的人士。这次访问对传达印度对缅甸重返民主转型道路的兴趣有重要意义,也表达了印度对缅甸渡过当下困难时期的支持。
在2022年,预计大国竞争和地缘政治紧张局势都将加剧。世界可能会在缺乏可信机制和有效合作的情况下动荡下去。随着地缘政治紧张局势的加剧,军备竞赛或会更加激烈,尤其是在外太空。混合战争、网络攻击也可能会在近期加剧。在意识形态层面,冲突也可能将扩大。
本文分析了拜登上台一年来,在东南亚地区取得的成就和一些不足之处。作者认为,美国要想更好地优化与中国的竞争,首先要制定明确的印太战略——包括经济和贸易——并安排人员到位执行。此外,美国还需要更敏感地了解东南亚国家在与更强大的北部邻国打交道时所处的微妙且有时不稳定的地位。
西方政策制定者目前关注俄罗斯和中国是否会联手组成联盟,以及他们是否有机会通过使莫斯科远离北京来应对这一挑战。作者认为,短期内这两种结果都不太可能出现:俄罗斯有很多理由与中国保持友好关系,而莫斯科的决策者认为与西方和解是不可能的,或者在政治上代价太大。
与其疏远俄罗斯和中国孤立自己,美国不如平等地与之交往——当务之急是澄清与缓冲区和边境相关的敏感问题。美国的霸权已经结束,但稳定的全球战略均势依然是可以实现的。下一步就看拜登了。
“全球门户”是欧盟新近公布的国际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计划。一经公布,该计划在欧洲掀起了激烈的争论。人们普遍认为,该计划不过是欧盟委员会的“品牌重塑工具”。作者认为,人们应将“全球门户”计划理解为欧盟委员会在自身设定的“道路”上迈出的一步。
本报告探讨了可持续发展外交的理念,并通过两个部门案例研究探讨了互动参与的性质、功能和基本原理。多方关系的形式和结构是对复杂的、跨界的政治、社会、经济和环境挑战的回应。报告批判性地审视了传统国家间外交与可持续发展外交之间区别的本质,阐述了实现可持续发展外交所必需的制度变革。
通过欧洲绿色协议和“Fit for 55”立法方案,欧盟旨在成为唯一一个到2030年将温室气体排放量至少减少55%的主要经济体,以更广泛限制全球变暖。欧盟利用整个欧盟经济和社会的各种不同目标来实现这一更广泛目标,包括生物多样性、可持续粮食系统、可持续农业、清洁能源、可持续工业、可持续流动、消除污染和气候行动。
欧盟发布了价值3000亿欧元的实现全球互联互通的“全球门户”计划,此举被视为对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回应。很明显,尽管被包装成中国在基础设施方面的真正竞争对手,但“全球门户”计划似乎仅是一只“纸老虎”。
2021年12月1日,欧盟发布“全球门户”计划,支持世界范围的基础设施发展,并计划于2021-2027年调动3000亿欧元用于数字、气候能源、交通、健康、教育研究领域的联通项目。
2021年11月29日至30日在塞内加尔首都达喀尔举行的中非合作论坛第八届部长级会议上,通过了一项开创性的应对气候变化联合宣言——《中非应对气候变化合作宣言》。这份联合声明以及峰会后发布的其他3份重要文件,预计将对中国在未来几年如何与非洲交往和实施其国际发展战略产生深远影响。
欧盟曾试图通过扩大来稳定和整合西巴尔干国家,但这一进程现已停滞。欧盟忙于内部事务,扩大动力很小。许多欧盟国家担心西巴尔干国家如果成为欧盟成员,可能会扰乱欧盟的运作。与此同时,西巴尔干地区的改革步履蹒跚,部分原因是加入欧盟似乎越来越遥远。
由于2021年极端天气事件频发,加上亚洲对液化天然气的需求不断增加,封锁解除后工业气体需求复苏以及要求逐步淘汰煤炭并用“桥梁燃料”——天然气取而代之的绿色议程出台,欧洲发现自己在天然气方面陷入困境。波罗的海地区的能源转型有可能通过用新能源替代俄罗斯天然气来提高未来应对能源危机的韧性并抑制地缘政治依赖。
世界正面临一个系统性问题:面对全人类面临的最大挑战,全球化将如何导向以及将走向何方。这两种趋势要求我们毫不迟疑地将合作与协作置于对抗之上。因此,必须为多边主义而努力,这使我们能够从大国竞争——零和游戏——转向大国合作,促进大国合作,包括在气候问题上的合作,由冲突驱动的变化、大流行病和大规模移民。
显示 5191 条中的 581 到 600 条结果
新华全媒+|第五届中国—蒙古国博览会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开幕
哈萨克斯坦“粉湖”湖区再度开放
第五届中蒙博览会官产学研交流活动
第五届中国—蒙古国博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