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副总统的访问以及她对该地区伙伴关系的坚定重申,显然是为了反驳此前有舆论对美国政府外交政策忽视该地区的批评。但美国的对外接触最终仍被认为重在象征意义,而没有提出具体的有意义的建议。
与西方不同,中亚国家多年来一直在为塔利班重返阿富汗做准备,建立外交关系并加强国内安全,但塔利班此次接管使它们面临巨大挑战。
随着不同参与者加入寻求塑造阿富汗未来的地区权力博弈,一个区域组织——上海合作组织——已经着眼于在协调其成员的反应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经过几十年冲突,泰国政府和南部叛军开始尝试走向和平。泰国冲突双方的谈判代表目前正处于十字路口,试图从建立信任措施过渡到一个可以讨论更实质性问题的论坛。应对疫情也为双方提供了合作机会。
中欧关系本来应该比预想的更好,但遗憾的是,双方关系陷入了僵冷期,短期内回暖的可能性不大。
全球在这40年里经历的相对和平与繁荣和美中关系的平稳发展是分不开的。 但在美国从“合作竞争”转变为与中国对抗之前,我们应该扪心自问,想一些棘手的问题。
将折磨自由民主制度的苦厄归咎于中国很可能会让美国再次陷入一场棘手的冲突。美国必须接受多极世界秩序这一现实,学会与中国和平共处。
阿富汗持续危机引发人们对美国如何才能最好管理和平衡其在全球各地复杂地区利益和价值观的担忧。阿富汗事件的余波将影响美国在世界其他关键地区策略,包括中东。拜登政府已表示,寻求减少在更广泛中东地区军事介入。
在塔利班掌权和国际社会停止援助之后,阿富汗经济现在将面临一系列挑战。随着阿富汗新政府的形成,阿富汗目前经济和人道主义危机是会大大恶化,还是略微改善,将取决于塔利班的行动和国际社会的反应。
塔利班接管阿富汗的影响可能困扰西方国家。欧盟的决策仍然模棱两可,缺乏决策自主权可能会破坏其撤离在阿欧洲公民的努力。欧盟在阿富汗寻求庇护者问题上仍然存在分歧,其承诺向相关国际组织和阿富汗邻国提供财政支持,为新难民提供安全和有尊严的生计。
塔利班迅速掌权破坏了拜登试图重建的全球领袖形象。阿富汗局势可能会影响美国政府减少或完全终止在伊拉克军事存在的计划。从长远来看,美国对该地区的态度可能会发生变化,导致军事介入重新增加,因为基地组织等国际恐怖组织的威胁很有可能加大。
西方希望通过“胡萝卜加大棒”的办法让塔利班规范行为。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已暂停对阿富汗援助,美国也冻结了阿富汗的外汇储备。鉴于此,尽管塔利班的开销比旧政权少,但他们仍将面临紧缩和外汇短缺情况。目前,货币贬值已导致阿富汗国内物价暴涨。然而,对于塔利班来说,西方并不是现金、承认和合作的唯一提供者。
9月3日,菅义伟宣布,将不参加下一届自民党总裁职位的竞选。这意味着,菅义伟退出了下一任日本首相职位的角逐。菅义伟的离开让自民党领导层和日本的政治未来处于动荡之中。
在解决叙利亚问题之前,海湾阿拉伯国家将继续以不同步伐和方式,以与现有对叙利亚制裁措施一致的方式推进自己的行动。何时达成解决方案,将取决于美国。
由于没有正式的印太战略,观察家们被迫从字里行间解读,以更好地了解美国总统拜登对印太地区的政策。拜登在3月份发布了《临时国家安全战略指南》,延续了特朗普政府的政策,即通过加强联盟和伙伴关系与中国竞争。但拜登团队尚未详细说明其目标以及计划如何实现这些目标。
在东南亚,北京和莫斯科对地区安全的看法大体一致,但利益并非总是一致。本文探讨了中俄在东南亚利益的一致之处和分歧之处。
本文研究了缅甸军政府与以“民族团结政府”(NUG) 为代表的反对力量通过外交政策维护民众和/或政治合法性的举措。本文首先评估缅甸过去的外交政策举措的合法性,随后评估了2020年后选举情景中缅甸文职政府的新选择。最后,本文分析了2021年2月军事政变后缅甸的不确定性。
美国推进与东南亚关系的最大国内制约因素可能是华盛顿在应对中国崛起方面的强烈共识。拜登公开强调,需要从阿富汗撤军集结力量应对中国。不幸的是,对于美国在东南亚的政策而言,这种强硬的对华政策对于偏向中国或者在中美之间左右摇摆的东南亚政府来说是一种诅咒。
美国总统拜登和欧盟越发担忧土耳其在总统埃尔多安领导下不可预测的行动,这引发一场广泛辩论,讨论土耳其与西方关系是否会有一个全新开始。
为理解俄罗斯与红海接触的本质,本文检视俄罗斯在红海商业、安全和外交力量投射的驱动因素和制约因素,并概述其在该地区扩大影响力的政策。本文最后强调,欧洲和大西洋共同体需要采取措施,遏制俄罗斯消极影响,并鼓励与俄罗斯进行各种形式接触,以促进区域稳定、和平与繁荣。
显示 5195 条中的 901 到 920 条结果
第五届中蒙博览会人气旺
第七届中国—阿拉伯国家博览会开幕
山东港口青岛港:面向上合组织国家货物吞吐量和航线实现“双增长”
第五届中国—蒙古国博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