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名学者周末在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上发表讲话时表示,中国应带头制定关于数字货币的国际规则,以帮助扩大人民币在全球结算中的使用。
世界经济不景气,悲观情绪蔓延,但如果超越地球,更好的未来正在召唤。我们也许能在太空找到从能源战略到稀有金属等一系列问题的解决方案。
无论哪种方式,短期来看,新自由主义全球化时代的结束都将是加剧通胀的顺风。就像去全球化本身一样,这代表着巨大的经济转变,并预示着各种意想不到的后果。
五年前,华盛顿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发表了一篇题为《东方是绿色的》的文章,介绍了“中国的全球可再生能源领导力”。这家美国智库指出,中国已经是“世界上最大的风电和太阳能电力生产国”。此外,中国在可再生能源使用方面的投资比任何其他国家都多。一切都表明,这种情况将持续下去。
趋势表明:中国人仍然热爱奢侈品,但是他们可能更多在国内消费。
日本首都圈的产业界、政府、学界合作中,出现了通过3D测绘技术来保存和利用文物、建筑的潮流。他们努力打造数字空间,以便让珍贵出土文物和重要建筑贴近民众。
香港和深圳宣布了一系列吸引金融机构落户前海的激励措施,寻求在吸引全球风险资本进入经济特区方面加强合作。
中国已把保障粮食安全提升到维护国家安全的高度,种子已被明确地称为农业的“芯片”。
泰国正雄心勃勃地希望成为东南亚的物流中心,高铁建设项目因此成为当局20年发展战略规划(2018年至2037年)的重中之重。
中国毫无疑问地将在未来五到十年内成为领先世界的经济强国。从一个曾经落后的农业国家,到以制造业为主的工业国,再到现在,中国发展为一个拥有发达服务业的经济体。中国经济的成功得益于中国共产党对国家的治理。中国发展了具有自身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而“一带一路”倡议是对中国经济强国追求的最新诠释。
如今消费者强烈追求的便利性指的是“性时比”(成效与时间比)的高效化。人们借助数字技术获得便利性,同时随着获取各种信息和采取各种行动,也变得忙碌。数字资本主义创造出名为“倍速消费”的欲望。社会学者马克斯·韦伯预言了人性淡薄的制度社会的到来,但我们没有时间沉浸于感伤,只能去面对这瓦解生活定式的浪潮。
中国汽车制造商正在攻占欧洲市场。伊诺韦夫咨询公司的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汽车在欧销售1.4万辆,2020年达到3万辆,2021年达到近8万辆(包括商用车)。该公司的分析师估计:“2022年上半年的销量已经达到7.5万辆,预计2022年全年销量将达到15万辆。”
北京正寻求定义国际技术规则。近年来,中国希望推行自己的标准以获得特许权使用费,并致力于与其他国家签署相关协议。
埃伦·麦克阿瑟基金会和清华大学上周发布的一份报告称,中国的塑料包装产业应从当前的线性经济模式转向高效和节约资源的循环经济。该报告呼吁把重点放在源头减量、加强废塑料包装循环系统以及发展高质量循环塑料市场上,这符合中国“十四五”时期“无废”城市建设的目标。
可再生能源大多容易受到天气和自然条件的影响。若要大量引入可再生能源,供求必须达到平衡,要实现这一点,储能技术不可或缺。目前主要使用锂离子电池等蓄电池来储能,但其寿命只有10年,长期来看成本较高。
一项新研究发现,中国38座城市在至少5年时间里保持经济和人口增长的同时,仍然削减了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的排放——这些城市被定义为“主动达峰”城市。
当欧洲人建立电池和电芯工厂时,他们就会感受到通往独立的道路还有多远。因为甚至在电池生产机械制造方面,中国也是全球领导者。
在本周公布的一份报告中,研究人员说,他们发现了一种在短短10分钟内为电动汽车电池充电高达90%的方法。科学家们说,这种方法进入市场可能还需要5年时间,但其标志着一种根本性转变。
在中国的天宫空间站,汉语是收发指令的唯一语言。这在2011年时还是无法想象的。当时,美国通过《沃尔夫修正案》,禁止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等机构利用政府资金与中国政府以及与中国有关联的组织进行接触,实际上将中国排除在国际空间站之外。这在中国如何影响国际秩序方面提供了一个有趣视角。
数字技术允许人们更灵活地安排工作,可以降低某些工作对身体或认知的要求,从而有助于维持中老年劳动者就业。如果我们能够改变观念,这些进步就可以创造出经济增长机遇,同时解决要如何供养越来越多老年人的问题。这有望成为亚太地区的关键突破点,因为和世界其他地区相比,亚太地区的老龄化速度更快。
显示 2261 条中的 361 到 380 条结果
镜观世界丨魅力莫斯科
第二届“中国在卢汉”文化节在阿根廷举行
超28万名!“中国第一展”境外采购商创历史新高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