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砖国家主要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和世界银行等机构的治理机制表示不满,认为新兴市场国家在这两大机构中未能获得与其经济地位相称的代表性和发言权。金砖国家公开批评美元在全球贸易中的主导地位,并质疑与气候变化、性别平等相关的政策存在不公。
与智库、媒体、学术界和商界的合作是中国外交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人文交流,中国旨在扩大国际影响力,提升自身在全球舆论场上的地位,并巩固其作为多边主义和自由贸易倡导者的形象。
泰国餐饮业的未来取决于在对外资开放和保护国内企业之间取得平衡,以确保该行业的长期健康发展、竞争力和文化活力。
鉴于此,领导人会议有望将RCEP转变为一个更具战略意义的平台。各国领导人可在峰会上探讨成员国间的能力差异与实施差距,探索制定具体的RCEP落实目标,并建立跟踪进展的机制。
2025年5月在吉隆坡举行的第46届东盟峰会以及首届东盟-中国-海合会峰会,是东盟重新调整自身定位的关键举措。
澳大利亚的经济转型不可能通过自我封闭取得成功。成功的关键在于澳大利亚能够向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最具活力的经济体学习,并建立既符合自身国家利益、经济优先事项,又契合其价值观的伙伴关系。
人民币国际化策略寻求通过参与构建一个多极货币体系来减少对美元的依赖,以适应碎片化和不确定的全球经济。中国强调战略自主,避免全面货币自由化,并正在通过双边贸易结算、数字支付平台和“一带一路”倡议推动人民币的选择性使用。
5月27日,首届东盟-中国-海合会峰会在马来西亚吉隆坡举行。这远不止是一次象征性的聚会,而是标志着三方之间日益紧密的联系与日趋制度化的合作。此次峰会将中国、东盟和海合会汇聚一堂,既巩固了彼此关系,也推动了新兴的三方合作倡议。
非洲在贸易中仍高度依赖初级产品出口,该地区普遍希望扩大制造业的就业规模、产量和出口。非洲出口导向型制造业能否持续增长,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中国。
通过重塑教育外交,巴新从被动接受者转型为主动参与者,在复杂地缘竞争中借助教育推进国家发展、经济多元化与战略平衡——这证明小国亦能通过精准政策实现自身议程。
塞尔维亚是内陆国家,人口不足700万,但在西巴尔干地区的“数字丝绸之路”建设中发挥关键作用。
虽然非洲历来在美国外交政策中处于边缘地位,但如今正迅速成为美国全球关注的核心。得益于人口增长、关键矿产储备和不断扩大的市场,非洲已成为美国利益与机遇交汇的关键舞台之一。
美国试图通过加征关税来减少其商品贸易逆差,却忽视了自身在服务出口上的优势。
中国是最早与东盟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国家之一,这种伙伴关系是基于双方的信赖与承诺、相互尊重和相互理解。
美国正面临一个现实困境:中国不仅是其全领域的数字技术竞争者,更掌控着全球数字制造链及稀土、关键矿产的加工主导权。
作者认为,格鲁吉亚承诺支持中国提出的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及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等全球性倡议,希望通过深化对华关系分享治理经验,反映出其战略方向的重大转变。
亚投行是对其他多边开发银行的有益补充。
在特朗普“美国优先”的口号下,安哥拉可能不得不重新考虑如何平衡与中美两国的接触。
2024年,中柬贸易额达151亿美元,同比增长23.8%。柬埔寨自中国进口的纺织品、织物、机械和电子产品对其工业增长和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中国在原料药与仿制药领域长期占据全球主导地位,美国政策制定者虽将确保活性药物成分的供应链安全列为国家安全优先事项,却鲜少关注中国在生物医药领域的创新能力突破。
显示 184 条中的 1 到 20 条结果
中欧班列东通道满洲里铁路口岸累计通行量突破30000列
2025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开幕
第十五届中俄文化大集开幕
2025绿色算力(人工智能)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