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国家或可从中美竞争中获益,但也需谨慎应对。加强与其他外部伙伴(如欧盟、印度、土耳其、日本和韩国)的合作,并提升区域集体谈判能力,或成为非洲平衡利益的关键策略。
民营经济贡献了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国内生产总值,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90%以上的企业数量。
中国不仅致力于推动经济联系和基础设施建设,还高度重视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这些文化交流不仅有助于加强外交关系,还为游客创造了体验不同地区独特文化的机会,从而丰富了全球旅游的内涵。
人工智能对非洲国家至关重要,事关整个非洲的转型。非洲国家须从战略上进行自我定位,以促进各个经济部门的技术进步。
中国在欧洲的绿地投资显著增加,重塑了外国直接投资格局。相较于并购,中国企业现在更多的是在当地开展新业务,尤其是在匈牙利和塞尔维亚。
本文探讨了这一承诺对中国和非洲的影响,特别是在可持续发展、知识转移和合作方面。
十多年来,中国一直通过国际论坛积极推动国际标准体系的建设和完善,中国的参与有助于促进全球标准趋同。
近年来,马中关系呈现积极发展态势。2023年3月,马来西亚总理安瓦尔首次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在此期间,他不仅重申了马来西亚对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支持,亦对中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与“三大全球倡议”表示高度赞许。
金砖合作机制在重塑全球生产、金融、技术和安全规范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金砖合作机制一直主张在经济增长的多样化道路方面应具有更大的灵活性。
中印关系的特点是合作与竞争复杂交错。虽然近年来中印关系紧张,但两国间的贸易仍在增长,说明冲突与合作潜力并存。
本文回顾了中国过去十年在四个主要行业(服装行业、消费电子行业、光伏行业和汽车行业)所扮演的角色,以及它们如何影响中国未来在这些行业和在更广泛的全球贸易和投资格局中的地位。
历史上看,中孟两国长期保持着友好关系。在双边关系的各个领域,中国已成为孟加拉国的重要伙伴,其中贸易是双边合作的重要方面。
作为“中欧班列”的重要一环,中吉乌铁路将为中国西部地区的资源开拓提供新的机遇。铁路建成后,不仅能够进一步释放新疆地区的资源潜力,也为中国与中亚、中东以及欧洲的贸易往来提供了更加稳定与高效的运输通道。
考虑到过去十年中国和埃及双边关系发展轨迹,预计中国将在埃及发挥更大影响力。
本文呈现了一个中国国内视角,提供了有关中国人如何看待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以及其全球和国内影响的第一手见解。
中国和印度都是人口大国,两国人口都超过14亿,在国内和国际问题上有着共同关切。
中巴经济走廊正将巴基斯坦从一个农业国转变为区域经济强国,改变了巴基斯坦国家发展面貌,造福巴基斯坦民生福祉。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国家目标,中国正努力提升国际影响力。
“数字丝绸之路”和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在摩洛哥的经济和技术影响力不断增强。通过投资数字基础设施,促进技术进步,中国旨在加强与摩洛哥的经济联系,并扩大其在更广泛地区的市场准入。
中国正通过流行文化来增强软实力,《创造营亚洲》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显示 184 条中的 21 到 40 条结果
中欧班列东通道满洲里铁路口岸累计通行量突破30000列
2025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开幕
第十五届中俄文化大集开幕
2025汽车新质生产力发展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