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亚正在成为欧亚大陆的主要贸易和中转枢纽之一,哈萨克斯坦走在前列。明智的外交政策、强劲的区域经济、对可靠的非海上运输路线的需求,加上各国领导人的支持,这些因素促成了中国对中亚和高加索地区出口的显著增长。由于这些因素事关国家切身利益,这一趋势预计将持续到可预见的未来。
虽然“一带一路”倡议向“小而美”模式的转型仅出现在少数国家,但这种新的投资策略正逐渐被其他中等收入国家和地区关注到。
以哈萨克斯坦为中心,中亚运输潜力对全球互联互通日益重要。
中医药在海外华人中享有盛誉,这为中国政府发挥软实力、扩大其在东南亚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影响力提供途径。不过,影响并不是单向的。新加坡、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国家正在采取重大举措,巩固对中药出口的控制,并将其作为反向软实力向中国市场出口。
在人类历史上,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具有里程碑意义,已对当今世界产生深远的积极影响。
过去二十年来,中国一直在拉美投入大型基础设施项目和自然资源开发。不过最近研究表明,这种风向发生了变化。
尽管隔着浩瀚的海洋和巍峨的山脉,中国与非洲的关系越来越近,这种互动深深打动许多中国人,他们亲切地称呼非洲朋友为“兄弟”。
2023年,在世界经济增长放缓,外部环境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的背景下,中国经济顶住外部压力、克服内部困难,国民经济回升向好,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主要预期目标基本实现,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26万亿元,同比增长5.2%。
至关重要的是,要将中国经验与南非的特点相结合,确保它们与南非的价值观、优先事项、政策和长期愿景保持一致。
哈萨克斯坦连接中国的第三条铁路已正式开工建设。这条双轨铁路预计将使哈萨克斯坦与中国之间的货运能力增加三分之二以上,从每年2800万吨增加到4800万吨。
在全球合作和经济互联互通的宏大叙事中,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就像一个指挥家,将各国编织进和谐的进步交响曲。它超越公路、铁路和能源项目等基础设施建设传统领域,是经济增长和繁荣的催化剂。
中国旅游业从疫情的重创中逐渐复苏,受益者之一是中国最大的全球旅游服务提供商携程集团。据悉,2023年第三季度,携程营收与前一年同期相比几乎翻了一番,净利润达到46亿元人民币,较前一年同期的2.45亿元增长超18倍。
共建“一带一路”是一个巨大且具有变革能力的项目,它触及各大洲和各种文化。最初,它被认为是一个庞大的基础设施和经济工程,现在该倡议转向建设绿色和可持续的未来。这种转变,特别是在能源领域,不仅具有战略意义,而且证明中国对可持续未来的承诺,即建设一个绿色发展、经济繁荣与全球合作无缝结合的未来。
从一开始,东南亚就注定会成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主要关注点。 10年的合作并没有减弱东盟与中国合作的兴趣,“一带一路”在东南亚的影响似乎是深远而持久的。
未来,地缘政治紧张局势仍将加剧,多边机构无力应对全球变化,金砖国家将继续受到全球关注。鉴于人们对该集团的兴趣日益浓厚,未来其扩容进程可能会进一步加快。
津巴布韦《新闻日报》网发表文章称,几十年来,阻碍非洲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之一是非洲大陆与西方国家之间不公平的贸易政策。中国和其他亚洲国家经济增长为非洲创造了新的贸易途径。
2017年至2020年间,所有东南亚国家都获得了与“数字丝绸之路”相关的投资,这些投资集中在电信、5G、数据中心、金融科技和电子商务五个领域。
今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5周年,改革开放深刻改变了中国,深切影响了世界,改革开放使中国成为具有吸引力的投资目的地。
中国设想通过四个关键的全球倡议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和全球文明倡议。这些倡议成为中国解决全球安全和发展挑战的载体。
由于其庞大的基础和生产力渠道,中国经济将在2024年及以后进一步发展,呈现多样化和澎湃活力。
显示 186 条中的 101 到 120 条结果
中欧班列东通道满洲里铁路口岸累计通行量突破30000列
2025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开幕
第十五届中俄文化大集开幕
2025汽车新质生产力发展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