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吉乌铁路建成后,将构成第二亚欧大陆桥的南部通道,形成东亚、东南亚通往中亚、西亚、北非和南欧的边境运输通道。
尼泊尔与中国于2017年5月12日签署“一带一路”合作备忘录。多年来,中国在教育、卫生、文化、基础设施等领域向尼泊尔提供支持。两国在一些领域的合作积极,这将使两国关系更加紧密。
伊斯兰堡南亚事务专家阿萨德·阿里发表题为《揭示中巴经济走廊的地缘政治意义》的文章 ,深入探讨中巴经济走廊的演变,它给中巴两国带来的好处,及其更广泛的地缘政治影响。
纳米比亚和中国之间的持久友谊不仅限于经济合作,还包括共同的价值观、文化交流以及深化双边关系的共同承诺。
印度观察家研究基金会初级研究员希瓦姆·谢卡瓦特发表题为《评估“一带一路”项目在尼泊尔的进展》。文章概述了中国和尼泊尔在签署“一带一路”合作谅解备忘录时各自的目标,研究了完成相关项目面临的障碍,探讨了项目延迟对中国的影响。
近期,中国与印度尼西亚、越南、柬埔寨三国开展高层外交访问,并就“一带一路”项目进行讨论,表明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将继续为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发挥重要作用。
制造业、商贸、金融、信息等产业持续发展。越来越多的欧洲产品走进中国人的生活,“中国制造”在欧洲家喻户晓。目前为止,中欧班列已向相关地区运送5万余种货物,其安全性、可靠性和抵御外部干扰的能力,令其越来越受欢迎。
“一带一路”倡议旨在促进各国之间的相互理解、信任和繁荣,构建各大洲利益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其任务核心是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通过陆路和海路无缝连接起亚洲、欧洲和非洲,推动前所未有的经济融合。
瓦罕走廊开通后,可以建立一条通过阿扎德克什米尔连接塔吉克斯坦和巴基斯坦的公路,为加强该区域的贸易和经济活动创造重要机会。
从“一带一路”倡议的全球影响看,共建国开展的能源和基础设施项目带动了社会经济指标的改善。
匈牙利国际事务研究院院长格拉登·帕平5月14日在香港亚洲时报网站发表署名文章,阐述了匈牙利如何助推欧洲保持对华“互联互通”。
总之,人们不应夸大中国存在的经济问题,低估中国经济的韧性。未来,中国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将继续保持在三分之一左右,并扩大其经济足迹。
菲律宾应与中国加强经贸联系,继续以贸易促了解。菲律宾还必须迅速提高人力资源技能,改善业务流程和政府服务效率,保持竞争优势。
今年正值马来西亚与中国建交50周年,两国关系的一个关键特征是在贸易和投资方面的经济互动不断深化,两国间的贸易和投资联系对马来西亚经济结构转型具有长期影响。
中巴经济走廊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基石,正在经历一场变革。
中国提出的“数字丝绸之路”倡议和欧盟的“全球门户”倡议可帮助中亚连接上高质量且先进的互联网系统。
英国市场商业新闻网发表题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与数字人民币》的文章,探讨了数字人民币如何融入“一带一路”框架、带来的好处、面临的挑战,以及对全球贸易和金融的潜在影响。
多年来,中国已成为发展中国家吸收外商直接投资最多的国家。中国还通过发展制造业来鼓励对外贸易,已成为世界第一贸易大国。中国倡导的多边主义得到了多数国家的共鸣,中国发起的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受到了广泛欢迎。
南非独立在线新闻网站近日刊发题为《新质生产力是中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的文章,作者是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商学院顾问、南非西开普大学和南非文达大学兼职教授贾亚·乔西。
最近的报道表明,中国正将其“一带一路”倡议的重点转向分享技术专长,强调“小而美”的项目。
显示 186 条中的 81 到 100 条结果
中欧班列东通道满洲里铁路口岸累计通行量突破30000列
2025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开幕
第十五届中俄文化大集开幕
2025汽车新质生产力发展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