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能力对于中低收入国家实现一系列发展目标至关重要。这一点得到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世界银行和其他主要多边发展组织认可。非洲各国一直致力于发展太空计划,并与现有和新兴太空参与者建立国际伙伴关系。在与包括中国在内各种海外伙伴深化合作同时,非洲太空事业正在蓬勃发展。
过去二十年来,全球范围内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是,新兴经济体特别是中国的中小企业越来越多地进入国际市场,融入世界经济。与发达市场的企业相比,新兴市场中小企业往往遵循不同的国际化流程,具有不同动机并呈现出独特路径。
美国正寻求减缓中国经济崛起,特别是在技术发展领域。然而,美国减缓中国科技发展的决定是不明智的,这就好比“失马锁厩”。中国已经多次表明,该国的科技发展是不可阻挡的。
各方越来越重视把可持续发展目标纳入中巴经济走廊框架。为确保可持续发展,必须建立专门的中巴经济走廊与可持续发展目标对话机制。中国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可以为实现中巴经济走廊建设与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对接提供宝贵见解。
展望未来,充满希望。过去十年播下的种子有望结出超越经济收益的果实。这是一个相互联系、和平与繁荣发展的地区愿景。中巴经济走廊不仅仅是一条由道路、管道和电缆组成的走廊,更是一条承载着梦想、抱负和共同未来的走廊。
作者在2001年创造“金砖四国(BRIC)”这个词时,其核心观点是全球治理体系应适当调整,需要将新兴经济体这个世界最大的群体纳入其中。彼时,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不仅是最大的几个新兴经济体,其治辖的人口总和更是接近全球一半人口。
“湖南模式”重点关注农业、重工业设备和轨道交通领域,如电动汽车和列车。在这些领域,湖南在中国处于领先地位。与此同时,它们也是非洲许多国家的增长产业。
中国汽车正在大量涌向世界。海外对中国制造的平价汽车需求巨大,以至于外销的最大障碍是缺少专门用来运输汽车的船只。在慕尼黑车展上,中国制造的电动汽车吸引了全球目光,让“德国制造”黯然失色。
有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中国的产品正通过其他国家进入美国,这两个世界最大经济体仍深深地纠缠在一起。
中东资本频现中国市场,中国对中东投资者的吸引力越来越大,投资正日益成为两地经贸关系中的新亮点。
麦肯锡预测,到21世纪30年代中期,人工智能可能会比四分之三的人类劳动力更精通这些“软技能”和许多其他技能。
中国出台管理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的暂行办法,加强对该领域的监管与支持,以确保技术的健康发展并保障国家安全。这一措施对于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取得领先地位、保护本国企业的发展以及促进创新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中巴经济走廊为促进中巴两国经济发展和合作发挥重要作用,让两国受益。十周年庆祝仪式是该倡议取得成功的例证,进一步加强两国的战略伙伴关系。
近日发布的一项研究显示,就项目类型而言,中国2023年上半年在“一带一路”倡议国家的海外能源参与是自该倡议启动以来“最绿色”的一年。
巴基斯坦正处在一个关键的机遇期。在中巴经济走廊框架下,巴基斯坦正在建设许多大型基础设施和能源项目。
可预见的是,环境、能源甚至是可持续消费相关的“绿色”行业,未来的用人需求将会进一步加大。而填补绿色人才缺口只是一个缩影,这背后是中国教育和劳动力转型的一个重要提示。
金砖国家(BRICS)已成为解决贸易、金融、气候变化、能源安全等重大全球性问题的重要论坛。
巴基斯坦联合通讯社在《中巴经济走廊十年——迈向发展新高度》一文中表示,通过长达十年的努力,巴基斯坦和中国把中巴经济走廊提升到前所未有的水平,坚定地强化了两国关于促进地区互联互通和推动经济繁荣发展的承诺。
中国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迈出突破性的一步,通过大幅减少对煤炭的依赖,并以超乎预期的速度发展太阳能和风能,中国巩固了其作为全球可再生能源领导者的地位。这一重大转变是中国能源格局的一个转折点,为更可持续、更清洁的未来铺平道路。
巴基斯坦信德大学分析化学教授纳杰马·梅蒙表示,2023年是中巴经济走廊建设10周年,在这个新的时期,中巴两国应当共同致力于引进绿色能源项目。纳入绿氢技术可以带来附加价值,利用清洁技术生产建筑材料可以避免污染当地环境,并在巴基斯坦推广绿色技术新概念。
显示 186 条中的 141 到 160 条结果
中欧班列东通道满洲里铁路口岸累计通行量突破30000列
2025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开幕
第十五届中俄文化大集开幕
2025汽车新质生产力发展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