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期间,中国(黑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高质量完成各项改革任务。一批标志性、引领性制度创新成果由此形成,改革开放综合试验平台作用日益显现,为打造向北开放新高地提供了有力支撑。
南亚次大陆的暖风、喜马拉雅的山脉,将中国云南与南亚紧紧相连。论坛上,面对动荡的世界,各方坚定信心,共筑合作之桥;共绘“五色”经济,用充满希望和温暖的力量,照亮区域未来前行的路。
“这是我们斯里兰卡最出名的锡兰红茶,还有美丽的蓝宝石、独特的肉桂香料、精致的木雕工艺品……”直播间里,斯里兰卡驻华大使馆商务公使娜丽卡·科迪卡塔笑容真挚,面对直播镜头如数家珍。
对于北京而言,中轴线是历史文化之轴,也是美食之轴、生活之轴。近年来,随着城市更新不断推进,以北京中轴线为载体,新玩法、新体验、新消费场景层出不穷。从美景到美食,从老字号到新国潮,一张张极具特色的中轴线消费新名片,不断拓展着中轴线的深厚内涵。来自哈萨克斯坦的安格丽娜走进大吉巷、隆福寺等地,通过在北京四合院里品咖啡、试穿新中式服装等多个项目的沉浸式体验,带你体验世界文化遗产新脉动。
世界经济论坛执行董事米雷克·杜塞克近日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说,在新兴科技不断涌现的时代,全球日益关注中国的创新生态系统,尤其是中国在能源转型、整体能源生态系统和人工智能等领域的创新发展。
新华社社长傅华6月22日在哈萨克斯坦阿斯塔纳与哈总统助理克雷克巴耶夫交换合作协议。
新华社社长傅华6月22日在哈萨克斯坦阿斯塔纳会见哈萨克斯坦总统广播电视总局总干事卡日巴耶娃,并共同签署合作协议。
新华社国家高端智库发布《弘扬“中国-中亚精神”:区域合作的成就、机遇与展望》智库报告。
新华社国家高端智库6月22日面向全球发布《弘扬“中国-中亚精神”:区域合作的成就、机遇与展望》智库报告,对新时代中国-中亚合作的重要成就和机遇挑战进行全面梳理,对未来前景展开前瞻分析。
二连浩特口岸位于我国正北方,是我国对蒙古国开放的最大陆路口岸、向北开放的重要桥头堡。截至6月21日,2025年内蒙古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二连出入境边防检查站累计检查验放出入境人员127.6万人次,交通运输工具34.2万辆(列)次。
一图了解《弘扬“中国-中亚精神”:区域合作的成就、机遇与展望》智库报告。
RCEP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经贸规模最大、最具发展潜力的自由贸易协定。实施3年多来,运转效率更快、关税门槛更低、产业链供应链合作更紧密、经贸网络更发达,给区域经贸合作带来了显著的成本优势和竞争力提升。
今年恰逢中泰建交50周年,泰国首次以特邀伙伴国身份亮相南博会,承载着乡愁与热爱的泰国展馆,绽放出前所未有的活力。
活动以“科技赋能高质量发展 开创互利共赢新格局”为主题,吸引了中国及南亚8个国家的近百名政府官员、商界代表、专家学者齐聚春城。
近日,中国-中亚媒体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联合采访团走进由中信环境投资承建的哈萨克斯坦KBM油田采出水处理厂,实地感受中哈生态环保领域绿色合作的丰硕成果。
6月18日,“昆明陆港号”铁公海联运国际货运列车从昆明国际陆港安宁北港桃花村货运站启程。
斯里兰卡作为本届南博会主题国,以独特的文化与产业魅力,成为展会焦点。来自斯里兰卡的云南大学外国语学院僧伽罗语外教苏嘎特今早一下课就迫不及待地赶到现场,开启新一年的“找朋友”之旅。
在我国建筑科技领域,有这样一支长期扎根西部、敢闯敢试的“硬核团队”——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钢结构创新团队。他们在全国土木领域率先破局,用系统思维攻克行业应用中的“卡脖子”难题,构建起钢结构建筑全链条创新体系。
显示 17164 条中的 421 到 440 条结果
中亚首条轻轨线路首批司机培训在津完成
中欧班列(成渝)今年前7月运输进出口货物超28万标箱
我国外贸月度出口、进口连续3个月双增长
构筑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