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1日在四川成都召开的第二届“一带一路”科技创新部长会议宣读了《共建“一带一路”科技创新共同体成都宣言》,倡议共同推动构建创新驱动、开放包容、公平公正、共同繁荣、普惠可持续的“一带一路”科技创新共同体。
第二届“一带一路”科技交流大会6月11日在四川成都开幕。开幕式上,大会共发布8项重要成果。
中非经贸博览会前,冈比亚农场主穆萨带着非洲产的中国杂交水稻稻米,来到袁隆平院士墓前,表达致敬和感恩。这是一位被杂交水稻改写人生的非洲农民的朴素心愿。
记者6月11日从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了解到,亚投行第十届理事会年会将于6月24日至26日在北京召开,预计将有来自近100个国家和地区的3500余名嘉宾参会。中国是本届年会的东道国。
国家移民管理局6月12日发布公告,自2025年6月12日起,印度尼西亚公民可适用240小时过境免签政策便捷来华,中国240小时过境免签政策适用国家增至55国。
6月11日,以“共建创新之路,同促合作发展——携手构建‘一带一路’科技创新共同体”为主题的第二届“一带一路”科技交流大会在四川成都开幕。
自2000年中非合作论坛成立以来,中非贸易规模屡创新高。海关总署6月11日发布数据显示,我国已连续16年保持非洲第一大贸易伙伴国地位,2024年,中非贸易规模首破2万亿元,达到2.1万亿元。
越跑越快、越跑越畅、越跑越广,中欧班列已成为广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
记者6月10日从国家税务总局了解到,优化离境退税政策实施首月(4月27日至5月26日),全国税务部门办理离境退税笔数同比增长116%,退税商店数量明显增加,退税金额显著增长,为吸引境外旅客来华购物、激发入境消费潜力提供积极助力。
外交部发言人林剑6月10日表示,中方将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为外企提供更多政策红利。欢迎更多外企立足中国、放眼世界,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浪潮中实现双向奔赴、多方共赢。
6月9日,记者从江西省国资委获悉,截至今年5月,江西省首个境外经贸合作区——赞比亚江西经济合作区已吸引光伏储能、电力设备组装、铜产品加工等14家企业的16个项目入驻,投资总额达1.61亿美元,带动当地近千人就业,成为了江西企业和优势产能“走出去”的重要平台。
6月10日8时许,山东青岛胶州站。75052次中欧班列缓缓驶出,预计17天后抵达欧洲腹地。至此,中欧班列累计开行突破11万列,发送货值超4500亿美元,连续61个月单月开行数量保持在千列以上……
以中国为“圆心”,在这里为世界创新。越来越多外资企业选择将创新作为在华投资和经营的“发展关键词”,在中国共创、与世界共赢。
6月9日,第四届上合组织成员国青年创新创业大赛颁奖典礼暨“上海合作组织可持续发展年”交流活动开幕式在山东青岛举行,经过激烈角逐,来自8个国家的12个优秀项目从200余个参赛项目中脱颖而出。
海关总署6月9日发布数据,今年前5个月,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17.94万亿元,同比增长2.5%。其中,出口增长7.2%,进口降幅收窄至3.8%。
近日,市场监管总局(国家认监委)和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启动面向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国际实验室能力验证计划。
6月9日起,中方对沙特、阿曼、科威特、巴林持普通护照人员试行免签政策。至此,适用单方面免签政策来华国家已扩展至47个。
新兴海洋产业多维创新发展、深海科技不断取得突破、亲水亲海的海洋旅游欣欣向荣。6月8日是世界海洋日。在这样一个节点观察我国海洋经济,三大新看点引人注目。
今年以来,海洋经济呈现向新向好发展态势,一季度海洋生产总值2.5万亿元,同比增长5.7%。海洋产业发展稳中向好,新质生产力加快形成,涌动的蓝色新动能正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显示 17169 条中的 521 到 540 条结果
中亚首条轻轨线路首批司机培训在津完成
中欧班列(成渝)今年前7月运输进出口货物超28万标箱
我国外贸月度出口、进口连续3个月双增长
构筑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