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促进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经贸往来和资本流动,《“一带一路”国家关于加强会计准则合作的倡议》自2019年发起,至今已满六年。六年多来,中国财政部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会计准则制定机构相向而行,推动倡议取得了一系列丰硕成果。
2013年以来,人民法院累计审理海上货物运输、海上保险、船舶碰撞、船舶修造等纠纷案件30余万件、内河航运纠纷案件2.7万件,有效规范航运市场秩序,促进船舶工业发展,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维护国际贸易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提供有力司法保障。
第138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将于10月15日至11月4日分三期在广州举办。商务部10月10日举行专题新闻发布会介绍有关情况。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10月10日下午会见美国雅培公司、英国保诚集团、韩国SK集团等知名跨国公司负责人,就全球和中国经济形势、扩大对华投资等交换意见。
截至10月5日,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已有来自1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200多家企业确认参展,签约展览面积超过36万平方米,“老朋友”和“新朋友”抢先剧透首发首秀亮点,显示对中国大市场的坚定信心。
记者从中国铁路昆明局集团有限公司获悉,中老铁路开通运营以来,截至10月8日,累计发送旅客超6000万人次。其中,来自全球115个国家和地区的59.5万余名旅客搭乘跨境国际旅客列车出行。
作为我国首个专业货运枢纽机场,花湖机场自2022年7月投运以来,货运航线不断织密。
10月8日,1293次中欧班列满载汽车配件、日用百货等商品,经二连浩特铁路口岸出境,标志着二连浩特铁路口岸今年以来出入境中欧班列达到3000列,较去年提前39天,实现连续3年年内出入境中欧班列突破3000列。
国庆中秋假期,在福建漳平,中欧班列及海铁联运货场高位运转。繁忙背后,是一群“90后”“00后”青年,他们坚守一线,保障着节日期间货运畅通。
10月5日,呼和浩特盛乐国际机场完成全部校验飞行工作,标志着该机场整体建设取得关键性进展,为后续试飞和通航运营奠定基础。
中国贸促会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贸促会共组织2249批次团组赴102个国家和地区考察洽谈,相当于平均每天有6个企业团组出国进行商务洽谈。
9月29日,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在北京发布《中国“一带一路”贸易投资发展报告2024—2025》。报告指出,在全球经济复苏乏力的背景下,中国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产供链韧性持续显现。
9月30日,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际合作中心主办、大连海洋大学承办的“新质工匠”职业技能培训项目2025年秋季班迎来实践培训环节。
9月29日,面向南亚东南亚国际人才服务推介会暨高质量建强“中老铁路人才走廊”开放合作交流活动在云南省昆明市举办。中老铁路沿线州市、跨境企业及国际人才代表等共170余人参会。
第四届全球数字贸易博览会9月29日在浙江省杭州市闭幕。本届数贸会共有参展企业1812家,累计入场观众超25.7万人次,实现投资贸易意向签约总金额1619.8亿元。
由中国海洋发展基金会主办的第三届海上丝路共建国家海洋空间规划工作交流会暨海洋空间规划国际共同体大会9月28日在北京举行,来自60多个国家以及国际组织的300余名嘉宾出席会议。
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业务已覆盖189个国家和地区,今年上半年,共处理业务笔数402.95万笔、业务金额90.19万亿元,成为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支撑。
日前,以“合作求变 共建未来”为主题的第十届“一带一路”高峰论坛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举行。广东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组织建筑业相关协会以及工程施工、勘察设计、工程造价监理等领域企业代表近100人参加。
近日,中俄总理定期会晤委员会建设和城市发展分委会在北京召开第五次会议,对前一阶段工作进行总结,部署2026年工作。
2025“一带一路”年度汉字发布活动9月28日在重庆市永川区举行,“永”字从9个候选字中脱颖而出,当选2025“一带一路”年度汉字。
显示 17409 条中的 101 到 120 条结果
第二届中欧班列国际合作论坛在西安举行
中欧班列(西安)2025年开行超5000列
中欧班列“东通道”同江铁路口岸运量突破1400万吨
2025超大城市治理智库(北京)年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