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西安出发,行驶3668公里,5月31日晚,中国—中亚国际人文旅游首发专列抵达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身着传统服饰的当地民众载歌载舞,迎接远道而来的客人。
6月18日上午,一趟满载100标准箱日用品、服饰、五金配件等商品的货运班列从浙江金华南站鸣笛启程,标志着金华—巴希—巴库跨里海国际运输走廊班列首发,这也是浙江第26条中欧班列物流通道。
中国和南亚国家山海相连、命运相系。南博会“朋友圈”持续扩大、展会氛围一年比一年热烈。近年来,中国和南亚国家深化各领域务实合作,经贸往来保持良好发展势头,成果惠及各国人民。
6月18日,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国家外汇局局长朱鹤新在2025陆家嘴论坛上表示,国家外汇局将在自贸试验区实施一揽子外汇创新政策。
6月18日,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在2025陆家嘴论坛上宣布,将在上海实施八项政策举措。其中包括设立数字人民币国际运营中心、发展自贸离岸债、在上海“先行先试”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创新等。
6月11日,2025年首期中国—中亚五国职业农民培训班正式开班,来自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的“洋学生”们,在秦东大地开启了一段特殊的“留学”之旅。
今年截至6月15日,经霍尔果斯铁路口岸进出境的中欧(中亚)班列已达4569列,同比增长27.1%,口岸过货量达到634.06万吨,同比增长22%。今年霍尔果斯日均进出境中欧(中亚)班列达到26列以上,创历史新高。
外交部将自2025年6月18日起,为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出具的原产地证书签发电子附加证明书。自试点之日起,申请人在中国贸促会申办原产地证书,可同步申办电子附加证明书,实现“一站式、零跑腿”办理。
本届链博会展期为7月16日至20日,其中7月16日到18日主要向专业观众开放,19日到20日面向社会大众开放。专业观众、采购商、媒体记者以及公众注册通道均已开启,所有观众都可免费入场。
6月11至12日,在第二届“一带一路”科技交流大会期间,科技部党组成员、秘书长潘晓东出席“一带一路”传统医学合作暨中医药现代化国际科技大会等3场活动并致辞。
林新表示,中方愿与各方携手,加强在共建“一带一路”框架下的科技创新合作,共建创新驱动、开放包容、公平公正、共同繁荣、普惠可持续的“一带一路”科技创新共同体。
从黎明到深夜,全国最大的汽车出口陆路口岸新疆霍尔果斯始终繁忙有序,见证中国与中亚国家之间交流的热度。
6月11日至15日,来自19个拉美国家高端智库的19位青年学者赴河北石家庄、雄安新区、保定等地参观访问,深入考察中国式现代化的河北实践。
近年来,随着“一带一路”倡议深入推进,新疆霍尔果斯口岸作为中国向西开放的重要窗口,凭借其独特的地理优势,正逐渐成为中亚农产品进入中国市场的核心通道。
晨曦中,两位来自巴基斯坦的蜂学博士——海德和纳伊姆,穿梭于曲靖师范学院生物多样性实验室与田间蜂场之间。他们带着对东方古国的向往而来,怀着对科学的热忱而留下,如今他们更成为连接中巴交流合作的一条新纽带。
近年来,中非经贸合作不断交出亮眼成绩单。在中国对非零关税政策和“产工贸一体化”创新合作模式加持下,中非经贸合作之路正越走越宽广,书写中非合作新篇章。
6月15日,中蒙跨境铁路大桥24#墩首桩开钻,标志着中蒙跨境铁路项目正式破土动工,迈入实体建设阶段。
受访专家指出,面对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和发展需要,因地制宜做好相关试点经验的复制推广,有助于我国加快构建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并为世界经济注入更多确定性。
历经70多年的岁月洗礼、风雨考验,中非经贸已是怎样一番景象,又将携手打造怎样的未来?6月12日至15日在湖南长沙举行的第四届中国—非洲经贸博览会,无疑为我们呈现了一个合作共赢的“样本”。
第四届中国—非洲经贸博览会6月12日至15日在中国湖南长沙举办。走进会展中心,记者看到,中国参展企业的讲解员正在为前来观展的非洲客户介绍多年生稻技术,非洲客户频频点头并不时记下要点。
显示 16772 条中的 81 到 100 条结果
新华全媒+丨北京发出首趟跨里海中欧班列
中老铁路加强养护迎暑运
新华全媒+丨第9届中国—南亚博览会开幕
2025绿色算力(人工智能)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