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中国营口港渐成“一带一路”新桥头堡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顾雯丽 2016-10-11 15:28:00

新华社信息沈阳10月11日电 (徐扬、邹明仲) 地处中国东北的营口港,在腹地经济下行压力下,其经营的直达欧洲交通运输大通道却持续升温。今年前9个月,营口港海铁联运量累计完成34万多标准箱,同比增长9.1%,领跑全国港口。营口港渐成“一带一路”新的桥头堡。

营口港近年来借力“一带一路”倡议,现已开行直达莫斯科、华沙等6条中欧班列线路,旺季每周开行10列。营口港打造的以其为节点,经满洲里出境,直达欧洲的“营满欧”交通运输大通道,正吸引越来越多东亚经济圈货物,输往发达的欧洲经济圈。

今年前9个月,营口港的海铁联运量占东北各港口的56.4%,大陆桥累计发送23480标准箱,同比增长30.4%,占东北各港口的74.2%,占从满洲里口岸出境货运量的44.3%。

这条大通道渐成规模,原因在于降低了运输成本。据营口港介绍,这条通道比传统海路运输前往欧洲的时间缩短了一半,每个标准箱的综合物流成本降低了1000美元左右。

营口港务集团副总经理姚平说,营口港始终坚持中欧班列的市场化运作,由于存在成本优势,今年把更多来自西南、江浙等地的货源,吸引到了“营满欧”交通运输大通道上来。

中欧班列的去程中,江浙、广东等地货物占一半以上,韩国货物占三分之一。回程中,为提升返程效率,营口港采用“阶梯班列”的回程方式,对接了俄罗斯国内班列,分段汇总俄罗斯的板材、石棉等货物,减少集装箱在俄罗斯境内发生的装卸、倒运和堆存所产生的费用。

姚平说,这条中欧班列线路形成往返循环,将进一步吸引俄罗斯中东部地区的大宗货源,释放线路整体的运行能力,提升全程物流的市场吸引力。

据铁路部门统计,营口港运营中欧班列运输的货物,主要包括数码家电、机械五金、服装鞋包、日用百货、电子电工、汽车配件、美妆日化、化工精细、橡胶塑料9个大类,近500种商品。

“营满欧”交通运输大通道的日益热络,也带动了营口港吞吐量的逆市增长。今年前9个月,营口港吞吐量27721.9万吨,同比增长2.3%。

营口港务集团党委副书记仲维良介绍,为畅通南北通道,营口港已于今年3月开通至南京港的内贸航线,将营口港的航线向长江内延伸了约300公里。今后,营口港将加强与湛江港以及北部湾港等港口的合作,建立东北地区与其他经济区的对接。

相关推荐
透过港口码头看中国外贸“含新量”

中共中央政治局7月30日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稳住外贸外资基本盘。

连云港:在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中塑造发展新优势

从连云港近期举办的“勇挑大梁 冲刺决胜”系列发布会上获悉,“十四五”以来,连云港加快融入长三角一体化,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做好对口援疆工作,在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中积极塑造发展新优势。

数读经济“新信号”:港口“流量”折射外贸新机遇

港口吞吐量是外贸活力的“晴雨表”。面对复杂外部形势,中国港口不断开辟航线、刷新记录,成为稳定外贸基本盘、保障区域经济韧性的关键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