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广东拟三年内建成“万里碧道”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顾雯丽 2019-07-26 09:38:09

新华社广州7月26日电(记者田建川)记者从25日由广东省河长办组织召开的广东万里碧道建设总体规划纲要咨询会上获悉,到2022年,广东拟建成不低于5000公里的“万里碧道”。

此举旨在构建“一湾三片、十廊串珠”的广东碧道空间格局,即以粤港澳大湾区为核心,建设湾区岭南宜居魅力水网,在粤北、粤东、粤西建设各具特色的生态片区,建设10条特色廊道,彰显广东美丽诗画河湖特色。

广东省河长办提供的统计数据显示,广东有1.1万条河流,长6.6万公里,河流两侧5公里范围内的农田占全省农田的75%,水系周边2公里范围内活动人群超过8000万人。

广东省河长办有关负责人表示,开展万里碧道规划建设,就是以水为主线,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等各种生态要素,打造“清水绿岸、鱼翔浅底、水草丰美、白鹭成群”的生态廊道。通过万里碧道建设推动河湖综合治理、沿线休闲游憩设施建设、产业结构转型、宜居城乡建设和区域协调发展,探索出一条生态、安全、文化、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新路径。

按照规划,广东拟在2020年5月前,基本完成“1+10”省级碧道试点任务,形成示范带动效应,初步建立“广东碧道”品牌。

相关推荐
优越自然资源助力广东搭建海洋经济品牌矩阵

优越的自然资源条件为广东建设海洋牧场奠定了生态底子,也为广东海洋经济的品牌矩阵打造提供了丰富的产品支撑。

装备革新+全链赋能 广东海洋牧场打造“鲜品”新名片

随着“格盛1号”“恒燚1号”等一批先进养殖平台相继投产,以及水体自然交换型养殖工船“九洲一号”即将建成,广东正以科技装备为支点,重塑海洋渔业价值链,为“广东鲜品”区域公用品牌注入强劲动力。

广东海洋牧场步入数字化时代 智能装备重塑“蓝色粮仓”

从湛江的“海威2号”智能化养殖平台到台山的千帆数字海洋牧场再到“格盛1号”深海养殖平台,广东正以科技为擎,做优做强海洋牧场,加速培育海洋新质生产力,为打造“海上新广东”注入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