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广东廉江3年投入5亿元攻坚农村饮水安全

来源:南方日报 责任编辑:许振威 2020-04-10 16:36:18

“拧开水龙头,水就上二楼了,水质清,喝起来还有些甘甜。喝上干净水一直是我们的梦想,没想到这么快就实现了。”近日,笔者在廉江市河唇镇东村采访时,多名村民开心地说起村里饮水的新变化。

东村是一条水库移民村,毗邻鹤地水库,全村人口接近5000人,村民主要以捕鱼、种植水果为生。近年来,在国家、省、市等各级政府帮助下,村里修起了硬底化道路,盖起了文化楼,而最令村民有获得感的是,家家户户接通了梦寐以求的自来水,彻底告别了“守着水库没水喝”的历史。

哗哗哗的自来水带着幸福的味道,通过一根根水管流进廉江乡村千家万户。近年来,廉江市把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全面实施农村饮水安全攻坚工程,集中力量解决边远山区群众最关心、最现实的饮水安全问题。该市通过各种途径累计投入资金5.01亿元,目前2084条自然村已通自来水,全市行政村自来水覆盖率、农村自来水普及率、农村生活饮用水水质合格率均达到90%以上,全市106万人喝上了甘甜清洌的“幸福水”。

多措并举  民生工程走上“快车道”

“那时候的水不能直接喝,旁边就是农田,农药、化肥还有洗衣服的水都流到水井里。”回忆起过去缺水的困境,长山镇樟木村村民陈叔眼圈发红。他告诉笔者,当地地表水又苦又涩,无法入口,村民喝了经常拉肚子。而一旦碰上连旱,连苦涩的地表水都没有,村民只能去到3公里之外的广西博白取水。何时能够不再跨省取水,喝上自来水成为山区广大群众翘首以盼的心愿。

陈叔说出了不少村民的心声,也道明廉江农村地区饮水的现实困难。廉江市位于广东省西南部,雷州半岛北部,与广西接壤,濒临北部湾。其中北部地区属于丘陵地带,黏性土质,西部沿海地区少雨。长期以来,廉江农村地区绝大部分群众喝水全靠毗邻农田的地表水,几乎家家户户都打了土井。不仅水源较浅容易受到污染,还存在着供水量不稳定、下雨天水质浑浊、干旱天经常缺水等问题。

“一定要让农村群众喝上安全放心的自来水”!廉江市委、市政府为解决村民关注的饮水焦点问题,将村村通自来水工程纳入该市十大民生工程,政府与有任务的各镇政府签订责任书,层层落实责任,同时将村村通自来水工程建设纳入政府任期目标考核内容。

项目实施之初,廉江市出台系列方案措施,明确省级村村通自来水工程的建设任务和具体实施及验收方法,补助方式原则上按照核定人数给予定额补助,补助资金采取“项目到村、以奖代补”的方式,通过镇、县、市三级验收合格后直接补助到自然村或村委会。

在推进过程中,廉江根据实际情况积极做出调整,采用符合市情的奖补方式,对于原先虽然纳入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规划但未实施的村庄,按每人450元的补助标准进行奖补,同时要求将省级村村通自来水工程建设资金与新农村建设、贫困村建设、移民新村的资金结合起来实施,加快工程推进的步伐。

因地制宜  “幸福水”流进千家万户

“打出来的水井要么水质不合格,要么出水量不够,不得已只好重新选址。”廉江市水务局负责人告诉笔者,廉江北部山区属于黏性土质,浅层地表不耐储水。打井队钻三、五十米下去不见水的情况时有发生。为了找到水源,水利技术人员往往十多次反复勘测井位,甚至打了几次也没有出水。“在河唇镇横窝村,施工队仅寻找水源就花了三个多月,前三口井都没有成功,直到第四口井才符合要求,其中的艰辛可想而知。”

受地质地形条件影响,开发难度大,水源性问题突出,造成工程规模难上标准等级。为此,廉江市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结合实际分析,以先易后难、先急后缓为原则,采取圩镇水厂扩网辐射、行政村或几条自然村联合兴建小型水厂、单村建设供水点等形式“以点带面”逐步推进,建立因地制宜的技术使用“图谱”。

同时,廉江市各镇村村通自来水工程建设积极借鉴引用其他地区先进的做法,采用打机井和变频等无塔供水设备的建设方式,替代原先打大口径水井和建钢筋砼水塔做法,降低工程投资,缩短了工程建设进度。

随着廉江市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快速推进,千家万户告别了辘轳与土井。源源不断的“幸福水”给群众生活带来了新变化——农民喝上了清洁的自来水,降低了患疾病的风险;洗衣机、热水器等家用电器进入更多寻常农户家,人们的生活习惯也随之改变,农村人居环境实现极大提升。

工程实施后大大地减少了地质灾害对农村饮用水的影响。新民矿区由于塌方导致出现大量地质灾害并呈射线方式延伸,3个村委会11条自然村群众饮水受到影响,最终通过实施村村通自来水工程建设全部解决安全饮水问题,减少了水源性疾病的发生。

据廉江市水务部门负责人介绍,下一步,该市将着重建立完善的农村饮水安全设施综合管理体系,近期聚焦解决108条水库移民村,中期升级改造高桥、良垌、长山镇级水厂扩网周边村庄、边远山区村连片集中供水及单村集中供水等,远期实施海洋经济区和山区片区供水工程。

心声

“如今在家里拧开水龙头,就可以洗衣做饭,再也不用过那种打井挑水的日子。感谢市委、市政府、市人大及河唇镇政府多方协调,为我们14条自然村4700多人,解决了安全饮水问题”。

——河唇镇东村村委会主任罗锦英

“过去,我家和邻居的饮用水都是依靠村头老大姐家的一口水井,每天至少要挑5担水。每天煮饭前,总要挑着担水桶去‘借水’,这一‘借’便‘借’了十多年。现在的自来水直接通到家里,饮用水既方便也放心。”

——河唇镇龙湖村委松木岭村贫困户王丽娟

“过去一天要跨省挑10桶水,沉淀4个小时后的水用来煮饭,煮出来的饭还是带着黄色。如今在家里拧开水龙头,就可以洗衣做饭,再也不用过那种到几公里外挑水的日子了。”

——高桥镇樟木村村民庞彩萍

移民村  “守着水库没水喝”渐成历史

“你看,这就是我们村的自来水厂!采用的可是膜法过滤技术,出来的水可干净了!”东村村委会主任罗锦英拉着笔者来到东村水厂,一脸欣喜地说。在此之前,饮水难的问题,已经困扰东村村民数十年。

上世纪50年代,为解决雷州半岛500多万老百姓生活生产用水问题,湛江市政府决定在廉江修建鹤地水库,石角、河唇等镇的村民搬家移村,为修建水库献出了自己的家园,建成后的鹤地水库解决了湛江市区的饮水及雷州半岛的生活生产用水。但生活在鹤地水库周边及其他乡镇边远山区村庄的移民却面临饮水难、饮好水更难的困境。东村村委会下辖的14条自然村便在其中。

一堤之隔,里头是碧水连天的“大水缸”,外头却是为饮水发愁的移民村。今年将近60岁的罗锦英在1981年嫁到东村,据她回忆,当时村里的水透着一股泥腥味,完全喝不下去,最后不得已只能慢慢习惯。多年来村里家家户户都靠打井取水,但因条件限制,井深最多也只能达到三四十米,打出来的都是浅层地下水,极易被污染,尤其是在铁路边的村庄,抽出的水面上还浮着一层油污,根本无法饮用。“我家算是比较幸运的,打下的水井不仅水量足,而且水质相对干净,好几户邻居打出的井水都不能喝,都是到我家来提水喝的。”罗锦英说。

水库就在眼前,却喝不上一口放心水,村民迫切希望从水库引水到户,但由于管理机制和取水费用等原因,这个愿望多年来都没有实现。

2016年,廉江市启动村村通自来水工程,分阶段解决全市农村饮水问题。经过多级政府积极推进,协调鹤地水库取水问题,村民有了盼头。2018年4月,东村水厂动工,同年11月,水厂正式供水,村里户户通水,村民多年来的“饮水梦”终于成真。

走进东村水厂,眼前的一座小房子便是村民喝上放心水的关键。据河唇镇镇委党务委员、东村村委书记甘运介绍,东村水厂采用的是膜法净水技术,从鹤地水库引出的原水进入东村水厂的净水车间,经过砂罐、碳罐和袋式过滤器层层过滤,以及杀菌等一系列程序,滤出的纯净水再经由管道输送到家家户户。东村水厂工程建设总投资650万元,供水规模达600吨/天,目前为东村村委会下辖的14条自然村供水,4700多名村民喝上了放心水。

“通了自来水以后,不仅水质好,而且水量大、水压足,洗澡盆不用一分钟就能装满了,大伙洗澡想洗多久就洗多久!”甘运笑着说。

笔者了解到,廉江是广东省水库移民人口最多的县级市,占湛江市水库移民人口的53%,共有农村水库移民16.3万人。截至目前,已有10多万名水库移民喝上自来水。当前,廉江市正在攻坚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守着水库没水喝”逐渐成为历史。

贫困村  喝上放心水,生活有奔头

走进河唇镇松木岭村,只见崭新村委会小楼前的小花园中,不少村民正在健身、闲聊,水泥村道边是一栋栋风格不一的自建楼房,灌溉农田的小溪在村边流淌。这幅“小桥流水人家”的美好画面,让人很难想象,3年前,这里曾是污水横流的省级贫困村,村民还要因为喝水问题而发愁。

松木岭村是龙湖村委会下辖的一条自然村,多年来,村民不仅为贫所困,同时还要为水所难。“以前大家都是靠打井,然后用水泵手动打水,但不是打了井就一定有水喝,很多时候出来的井水水质很差,煮出来的饭都是黄的。为了生存,村民也只能硬着头皮用这样的井水煮饭煲汤。”龙湖村村委会党支部书记钟有红说。

王丽娟是松木岭村的贫困户,以前,她家和邻居的饮用水都是依靠村头老大姐家的一口水井,每天至少要挑5担水。由于丈夫身体不好,长年要服药,孩子又小,家里挑水的重担全都落在王丽娟肩上。每天煮饭前,她总要挑着担水桶去“借水”,这一“借”便“借”了十多年。每天一来一回,把王丽娟练成了“钢铁女侠”。

笔者在村里看到,几乎家家户户门口都有一块方块状的石桩,桩上是打水用的水泵,桩下就是村民打下的水井。现在不少水井已经荒废,只有少部分还在使用。“现在我们从井里打水都不是用来煮饭和喝了,都是用来洗衣服、拖地板了。”在村里生活了30多年的梁阿姨说。一旁的林婆婆指着楼顶白色“小钢球”说:“现在我们喝的都是那个水箱里的水了。”

笔者一眼望去发现,村里家家户户的楼顶上都顶着一个“小钢球”。据了解,它实际上是村里给村民建的储水箱,水源来自龙湖村委会的一个水厂。

“松木岭村的这个水厂里打了两口深水井,深度都达到130米以下,水量足,每日供水量可以达到100多吨,水质也好,通水到户。村民的房子顶上还建了储水箱,哪怕停电了,也不会断水。”钟有红介绍。

位于松木岭村的这座水厂于2016年动工,2017年完工供水。当时,单单是打两口深水井的费用就达到30多万元,按照市里农村安全饮水工程每人450元的补助,远远不足建设水厂支出,资金成了解决饮水问题的大难题。为此,龙湖村委会想方设法,多方筹措,加上龙湖村委会下辖9条自然村是佛山市禅城区南庄镇的对口扶贫单位,在南庄镇的帮扶以及村委会、村民的共同努力下,终于筹集到足够的资金建设水厂。包括松木岭村水厂在内,龙湖村委会共建了3个水厂,解决了多条村庄的饮水问题。

喝水问题解决了,生活自然就有了奔头。2017年,在村干部的带领下,松木岭村群众积极配合,拆除了村中臭气熏天的养猪栏,利用新农村建设经费,实行雨污分流,加宽村道,把小村庄建成了小花园。并通过果园合作社等产业扶贫模式,带领村民脱贫。目前,松木岭村92户贫困户共285人已全部脱贫。现在,村民纷纷建起了小洋房,生活越过越有滋味。

贫水区  “跨省取水”将成过去式

“我们村2000多人,啥时能象其他村子一样用上自来水?”多年来,没通自来水的樟木村,村民用水要么依靠几口脏兮兮的浅井,要么跑到3公里外的广西博白挑水。

住在鱼塘旁的村民陈治谋,家里平时都用老井水。老井里的水是从鱼塘渗透进来的,村民喝的水其实就是鱼塘水。尽管这井水脏,但仍有部分村民用来煮饭做菜。冬天,鱼塘水位下降,老井储水量有限,村民连这脏井水都喝不上。无奈之下,“跨省取水”成了樟木村村民的生活常态,即使骑着摩托车或农用三轮车,每次也只能运回几桶到十几桶水,饮水非常麻烦。

除了樟木村,在高桥镇、青平镇等省际边界镇很多村庄都被饮水难这个问题给困住了。“高桥镇内有贫困村,也有移民村,除了石桥村这条移民村靠近镇区,拥有一口较大的水井,饮水相对容易之外,李村、坡督、大冲3个行政村(共有24条自然村属移民村),以及平山岗、大冲、李村3条省定贫困村都十分困难,大多依靠自打井取水,而且水质无法保证。”高桥镇党政办主任吴志一说。

高桥镇多个村庄饮水难,主要是因为地理和气候原因。高桥镇位于廉江市西部,南濒北部湾,受季风影响,镇区少有积雨云,年降雨较少。流经高桥镇的河流主要是洗米河和卖皂河,其中洗米河流量小,无法用于供水,卖皂河流量较大,但因上游养殖业发展迅速,导致水污染较为严重,难以直接取水供应居民饮用,而且供水量不足全镇使用。

既然河流取水不可行,那为何不尝试打深水井解决水问题?对此,吴志一也表示无奈:“高桥镇政府曾多处求水,选址打深水井、寻找新的水源等,但高桥镇大部分是花岗岩地质,坚硬的地底无法打穿,而且打了也不出水或者只有少量水,是典型的贫水地区。就这样,打井取水的方法宣告失败。”

因此,建设自来水厂迫在眉睫。2017年,在廉江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协调下,高桥镇自来水厂新水源工程立项,2018年,工程正式开工。

在水源上,经过考察磋商,决定在高桥镇平山岗自然村第三埇、大塘等地开工建设3个山塘,在猫公埇建设滤水池,通过山塘集水和滤水池过滤卖皂河的水,综合取水处理后再供水,这样不仅水量有保证,同时能获得更为清洁的自来水源。

目前,该工程已经完成第三埇山塘溢洪道、第三埇山塘输水涵、管道安装和反应沉淀池建设等项目工程,预计半年内可以完成所有工程项目并实现对全镇1200立方米/天的供水量,解决镇区居民多年的饮水困难。

数读  已有成效

完成成片集中供水村庄1655条,受益人口83万人;完成几户联合供水村庄429条,受益人口23万人。

近期目标

实施108条移民村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计划投资4117.7万元,解决农村5931户37258人饮水安全问题。

5年计划

从2020年至2025年,逐年分批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估算投资8.8亿元,涉及52.5万人。

相关推荐
【乡村美景】百灵·秀丨丰收湛江

【乡村美景】百灵·秀丨丰收湛江

东雷高速通过交工验收

12月21日,广东交通集团发布消息,东雷高速已顺利通过交工验收,计划年底实现全线通车,雷城连接线等支线工程也将同步开通。

23年扎根海岛乡村 矢志育人初心不改——记湛江经开区东简小学周立聪老师

冬日的清晨,朦胧的晨曦照亮了东海岛宝钢湛江钢铁基地,也照亮了位于基地南侧的东简小学校舍。早上天刚蒙蒙亮,周立聪就提早出门,从东海岛最西边的民安镇家中出发,驾车到最东边的东简镇东简小学上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