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安徽今年将建成4670万亩高标准农田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刘洋 2020-06-10 14:43:56

新华社合肥6月10日电(记者姜刚、吴慧珺)记者9日从安徽省农业农村厅获悉,安徽省公布高标准农田建设目标任务,2020年建成4670万亩集中连片、旱涝保收、节水高效、稳产高产、生态友好的高标准农田;到2022年,建成5470万亩高标准农田,以此稳定保障547亿斤粮食基础产能,实现每年780亿斤以上的粮食生产任务。

据介绍,保障粮食安全,关键是要保障粮食生产能力,确保需要的时候能够产得出、供得上。建设高标准农田,不仅能够新增粮食产能,而且能够提升农田的抗灾能力。据评估,建成以后高标准农田项目区的耕地质量一般提升1个到2个等级,粮食产能平均提高10%到20%,亩均粮食产量提高100公斤。

安徽省明确提出,在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区、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集中力量建设高标准农田。在全省产粮大县,围绕打造粮食核心产区目标,加快区域化整体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

在落实投入保障方面,安徽省提出,各级政府要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将农田建设作为重点事项,合理保障财政资金投入,加大土地出让收入对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支持力度。落实高标准农田建设地方政府支出责任,省级承担主要支出责任,市、县政府应安排必要的资金投入农田建设。

据悉,作为全国13个粮食主产区之一,安徽省认真落实国家“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取得了显著成效。2018年和2019年连续两年粮食产量超过800亿斤。

相关推荐
巴基斯坦总理:期待中国技术助力巴农业发展

巴基斯坦总理夏巴兹8月22日说,中国在农业现代化领域具有丰富经验,希望中国先进技术能够助力巴农业实现转型升级。

国家外汇管理局安徽省分局:优化汇率避险服务 助力“一带一路”企业“走出去”行稳致远

面对当前政策环境复杂多变、汇率波动频繁等多重挑战,国家外汇管理局蚌埠市分局认真落实支持涉外经济发展的决策部署,从企业实际需求出发,以“抓重点,带全面”为实施路径,提升辖区汇率风险管理服务水平,为蚌埠市涉外企业发展保驾护航。

在安徽“智见”未来

人工智能“+”出哪些新变化?在人工智能国家相关布局和重大平台集聚的安徽省,记者兵分六路,分赴医疗、教育、工业、交通等生产生活一线,观察人工智能技术加速赋能的最新态势,探究未来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