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这本书让美国人加班加点翻译成英文

来源:中国日报网 责任编辑:博玉 2020-12-16 10:25:07

美国国家草药典名词术语标准委员会主席白效龙正在将北宋苏颂的《本草图经》等一系列中医药经典译为英文。

“最近我迷上了苏颂的作品《本草图经》,在宋代以前,这是一代人的巅峰之作。这本书就是一位永远不过时的老师。”

苏颂是北宋时期著名的博物学家。他的《本草图经》基于实地调查,图文结合,言之有物,是历史上第一个实地考察、图文结合的著作。它承上启下,上承中草药的源头《神农本草经》,下启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对人类科学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

英国剑桥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史专家李约瑟博士在论苏颂与《本草图经》时说:“苏颂是中国古代和中世纪最伟大的博物学家和科学家之一。他在1061年撰写的《本草图经》的成书,是世界药物史上的壮举,领先欧洲400多年。”

白效龙从苏颂的作品中了解并开始学习中医药,目前师从香港浸会大学教授,北京中医药大学特聘教授赵中振先生。赵教授几十年一直在从事中药学、本草学和世界传统药物的研究,提起苏颂,他说道:“今年是苏颂千年诞辰。苏颂是同安的,是福建的,是中国的,更是世界的。《本草图经》是中医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为传承以苏颂为代表的中国古代中医智慧,并将其发扬至全世界,白效龙和导师赵中振教授一起,做出了很多努力。

四年来,他们从野外考察入手,由书案到田野,理论联系实际,亲自走访了中国十几个省区药材市场,和亚洲、中东、欧洲、北美和南美的17个国家,继承了苏颂的精神、秉承了苏颂的事业。

赵教授编著的《中药材鉴别图典》图文并茂、言简意赅,与苏颂的《本草图经》一脉相承。深受海内外读者的欢迎。他强调,中医守正创新要抓住三个关键词:“一是继承;二是创新;三是中医药的国际化。”

“域外岐黄白效龙,东学西渐千里光。”这是赵中振教授在白效龙博士学位授予典礼上对他的赠言。

未来,白效龙表示,他还将与导师一起努力,翻译更多的中医药作品。“我的目标是成为中西之间的桥梁,让更多的中医智慧传遍世界。”他说。

相关推荐
第二届马来西亚“中文-马来文”翻译大赛成功举办

经过历时一周激烈的初赛和决赛,第二届马来西亚“中文-马来文”翻译大赛于近日落下帷幕,并揭晓了最终成绩。

通讯:庄子走进葡语世界

在2022年南半球的春天,庄子走进葡萄牙语世界——由巴西汉学家乔治·西内迪诺翻译并释义的《南华经》葡文版,通过圣保罗州立大学的中国文化翻译项目,正式在巴西出版。

寻回两千余部贝叶经,“当代取经人”因何“望经兴叹”?

​贝叶经是刻写在贝多罗树叶上的经文。1300多年前,唐玄奘西天取经带回的657部经书,就是贝叶经。日前,两千多部、约几十万片贝叶经藏品现身山东潍坊,在海内外收藏界掀起波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