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旅游业持续推动经济增长 供给侧变化焕发新动能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顾雯丽 2017-08-07 09:12:15

新华社西安8月7日电 (记者蔡馨逸) 2017年上半年,我国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继续超过“半壁江山”,旅游业保持持续强劲增长势头。中国旅游产业的持续发展为国家乃至全球经济增长提供了重要驱动力。

世界旅游组织执行主任祝善忠在4日开幕的“2017年西安丝绸之路国际旅游博览会”上表示,自2012年起,中国已连续多年成为世界第一大出境旅游国,对全球旅游业的贡献比重已超过两位数。2017年,我国接待入境游客6950万人次,出境旅游人数6203万人次,入境游客数量超过出境游客数量747万人次,国际旅游保持顺差。国家旅游局的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接待入境游客1.38亿人次,同比增长3.5%;国际旅游收入1200亿美元,同比增长5.6%。当年中国人出境旅游花费1098亿美元,实现旅游顺差102亿美元。

“一带一路”文化经贸活动带动的旅游消费在持续增长。“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中国及沿线国家和地区的旅游行业积极响应,推进“一带一路”旅游业发展。中国也成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极为重视的旅游市场。柬埔寨旅游部部长唐坤表示,为推动“一带一路”框架下的旅游合作,柬埔寨旅游部和中国国家旅游局签订了“旅游业合作谅解备忘录”和“备忘录实施规划”。目前,中国游客数量居各国首位,预计到2020年,柬埔寨将接待约200万人次中国游客,为此,柬埔寨推出针对中国市场的“战略白皮书”。

同时,近年来在国内旅游产业发挥“旅游+”的优势,不断产生新业态,释放活力,推动旅游与社会资源、民生资源的深度融合。

随着宝兰高铁和京(北京)新(新疆)高速公路的全线贯通,沿着古丝绸之路,探索“一带一路”文化之旅在中国国内旅游业呈现快速增长趋势。甘肃省公布的2017年上半年数据显示,该省第三产业增速达到7.5%,特别是旅游业实现了高速增长。上半年甘肃省共接待国内外游客1.07亿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675.6亿元,分别较上年同期增长22.8%和26.6%。

7月6日,国家旅游局和国家体育总局发布《“一带一路”体育旅游发展行动方案》,陕西、甘肃、青海等古丝绸之路沿线省份开始尝试“体育+旅游”的推广方式。7月15日,第十六届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举行,吸引了世界五大洲71支高水平队伍申请参赛,组委会最终确定22支职业车队154名运动员参加。据主办方估计,赛事产生经济效益3.82亿元,社会效益4.82亿元。而7月23日在陕西省吴堡县举行的黄河大峡谷国际漂流公开赛,也吸引了中国之外的7个国家的专业漂流队前来探险。

随着收入和生活水平的提升,主打文化、探险、深度观光等内容的国际自驾游等形式新颖的旅游也在我国蓬勃兴起。6月28日上午,由100部自驾车组成的陕西自驾车队从延安市出发,开启2017中俄红色旅游“千人自驾赴俄游”。

8月4日,“2017年西安丝绸之路国际旅游博览会”在古丝绸之路的起点西安举行。“旅博会已成功举办了三届,每一届都成效颇丰,这反映了中国旅游业在促进国际交流、全球经济繁荣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祝善忠说。

相关推荐
坦桑尼亚挖掘旅游业发展潜力

坦桑尼亚拥有众多壮美的自然景观,国土面积约1/3是国家公园及各类保护区。生活着300多万只大型哺乳动物的塞伦盖蒂国家公园连续6年荣膺“非洲最佳国家公园”称号,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世界保护监测中心誉为“世界现存最大的动物迁徙地”。

美国去年第四季度经济增长率修正值为2.3%

美国商务部2月27日公布的修正数据显示,2024年第四季度美国国内生产总值(GDP)按年率计算增长2.3%,与首次预估数据相比持平。

第44届哥伦比亚旅游博览会在波哥大开幕

当地时间26日,第44届哥伦比亚旅游博览会在首都波哥大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