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中欧班列加速中国西部内陆开放脚步

来源:中国新闻网 责任编辑:博玉 2021-04-12 10:19:27

汽笛长鸣中,一列装载50柜、1250吨茶叶的列车日前从成都国际铁路港缓缓驶出,4月底,这列四川首趟“茶叶专列”将载着四川夹江出产的绿茶抵达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打入中亚市场。

近年来,往来于亚欧大陆的中欧班列开行数量持续增加。数据显示,2020年全国中欧班列共开行12400列,同比增长50%;发送113.5万标箱,同比增长56%。截至3月25日,中欧班列今年已开行3072列,同比增长82%。中欧班列正沿着“丝绸之路”,为地处内陆的中国西部地区开放型经济开辟出一条新通道。

成都国际铁路港是中国最繁忙的国际铁路港之一。在成都铁路集装箱中心站,满载集装箱的火车进港卸货,巨大的桥吊繁忙作业,数量重型卡车往来穿梭。目前,成都国际铁路港已有7条国际铁路通道和5条国际铁海联运通道,连接境外59座城市。

成都国际铁路班列有限公司总监张朗朗表示,2020年从成都始发的中欧班列近2500列,近年来中欧班列运输的货源种类极大丰富,此前走海运的货源,现在通过中欧班列走出国门已是常态。

中欧班列开行后,不少企业“用脚投票”。“TCL在欧洲销售的电视机,约70%产自四川工厂。”在TCL王牌电器(成都)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物流经理许伟指着“欧洲产品生产线”表示,自中欧班列通车以来,这座位于四川的生产基地从内销向外销成功转型,而且外销产量逐年递增,“铁路运输的优势显而易见,以前海运周期是40天左右,铁路运输是15天至18天,供应链周期缩短约一半。”

有了这条快捷的运输渠道,进口商品也“搭乘”中欧班列源源不断进入中国。距成都铁路集装箱中心站不远处,欧式建筑风格的亚蓉欧国家(商品)馆规模日渐壮大。在这里,采购商或普通消费者都能以便宜的价格,采购来自中欧班列沿线国家的食品、红酒、汽车、家具、化妆品、母婴产品等商品。目前,该国家(商品)馆集群已签约33个国家(商品)馆,意大利、法国、德国、白俄罗斯、希腊、哈萨克斯坦、马来西亚等18个场馆正式开业迎客。

“国家(商品)馆项目的初衷是打造国别商贸展示展销中心,搭建中外合作桥梁,把海外优质资源以及丰富产品带到四川。”成都市青白江区国际铁路港管理委员会对外联络部主管何瑶表示,该项目落地后,四川多个市、州经销商前来洽谈合作、代理产品,“促进贸易是根本目的。”

在四川省社科院研究员盛毅看来,中欧班列对四川的最大影响是提高了中国这个西部内陆大省的对外开放水平。“此前‘川货’出国,需要先把产品运到沿海地区;国外原材料和装备入川也要经过时间长、成本高的陆运,这对‘两头在外’的企业尤其不友好。”盛毅表示,随着中欧班列的发展,中国内陆地区产业结构将迎来快速调整,招商引资将进一步提升,进而促进该地区全方位开放。

盛毅认为,进一步发挥这条新通道引领作用,需要围绕中欧班列推动进出口产品生产,建立相应园区,发展相关产业,“中欧班列助‘中国制造’走出去,还为进一步延伸产业链、调整产品结构提供机遇,要把机遇变成行动,设立相关产业园区,调整现有园区产业结构,更好地适应中欧班列运行。”

相关推荐
建设中欧班列(石家庄)集结中心专场招商引资对接活动在石家庄国际陆港举办

建设中欧班列(石家庄)集结中心专场招商引资对接活动24日在石家庄国际陆港成功举办,旨在搭建企业间、政企间交流合作的有效平台,带动适铁临港产业加速向石家庄国际陆港聚集,推动中欧班列(石家庄)集结中心高质量建设。

全国首趟中欧班列物流金融服务专列开行

4月24日,X8489次中欧班列从西安国际港站缓缓驶出,开往德国汉堡,标志着全国首趟中欧班列物流金融服务专列正式开行。中欧班列物流金融服务专列的开行将进一步降低外贸企业融资成本和社会物流成本,助力外贸经济增长。

石家庄国际陆港一季度开行中欧班列同比增长239%

近年来,石家庄国际陆港不断完善自身建设,加快中欧班列集结中心建设,提升国际多式联运业务能力,目前开辟的18条国际线路,辐射亚欧50多个国家和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