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中老铁路“澜沧号”发车 跑出“江苏制造”科技实力

来源:中国江苏网 责任编辑:黄秀环 2021-12-20 10:26:50

日前,中老铁路全线开通运营,其首发“复兴号”“澜沧号”列车分别从中国昆明站、老挝万象站驶出。作为缔结中老友谊、促进“一带一路”合作发展的重要载体,“澜沧号”完全由中国制造出口,其中最关键的基础制动装置由江苏省常州的中车戚墅堰机车车辆工艺研究所有限公司主导提供。

制动系统是高速列车核心关键技术之一,对列车安全运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制动系统中,基础制动装置是列车制动的最后一道安全屏障。在其它制动方式均失效的情况下,它需要拥有独立实现列车安全制动的能力,因此也被称为最安全的制动方式。”中车戚墅堰所技术研发中心钩缓制动研发部部长苟青炳介绍,“在‘澜沧号’动车组上,基础制动装置作为最主要的制动方式更是承担了列车绝大部分的制动载荷。”

接到“澜沧号”基础制动装置研发的任务后,中车戚墅堰所仅历时一年多久完成了包括制动盘、闸片、制动夹钳整套基础制动产品研制到交付的主体过程。除了两列首发列车安装的128套基础制动装置之外,中车戚墅堰所还配套提供了齿轮、齿轮箱、联轴器及踏面清扫装置等系列产品。“此外,中老铁路的修建中,也有中车戚墅堰所焊轨车的助力。”苟青炳补充道。

研制过程不总是一帆风顺的。项目团队首先需要面对的是中老铁路沿线复杂恶劣的地形条件,尤其是山地坡道,这给列车制动装置带来了诸多挑战。一方面,列车运行在山区线路区间,施加制动的频率要明显高于平原开阔地区,这会大大增加基础制动装置的使用负担。“特别是在一些长大坡道线路上,列车需要完成长时间的持续制动。由此产生巨大的制动能量则需要通过基础制动装置转化为热量并快速消散,这对摩擦副材料来说是非常严苛的考验。”另一方面,地形上连续的坡道和弯道也会导致车辆运行过程中的振动冲击增大,作为转向架安装设备的基础制动装置,更易受到轮轨振动激励产生的影响,这也意味着制动装置迫切需要更高安全性能的产品结构。

如何打破列车沿线地形的桎梏,有效推进制动装置研制工作?项目团队将目光投向了摩擦副材料的开发研究上。以问题为导向,团队反复尝试了多种配方工艺,将材料物理性能和力学性能一步步提升,从而获得了更高的热容量。同时针对制动盘和闸片的散热结构,制定了多套方案并开展对比分析,“我们最终优选了兼顾工艺性能和散热性能的结构设计,进一步提高了摩擦副承受热载荷的能力。”此外,项目团队依托正在开展的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研究成果,建立了专门的振动疲劳损伤评价方法,对产品结构开展了疲劳寿命提升设计,最终顺利交付“澜沧号”动车组基础制动产品,为列车的安全行驶提供了持续保障。

记忆回到“澜沧号”发车当日,苟青炳及项目组成员自发观看了中老铁路的通车仪式直播。回忆起项目研发过程中遇到的重重阻碍,苟青炳表示,正是项目组全体成员夜以继日的不懈努力和齐心协力的攻坚克难,才换来了列车的顺利通车。“在这一刻,我们身为戚所人、身为江苏人,为能够参与到国家‘一带一路’的建设当中而深感自豪。”苟青炳表示,目前,中车戚墅堰所正在积极跟踪时速400公里高速动车组、川藏铁路等重大项目,并同步开展轻量化、绿色化和智能化方面的产品开发与技术探索。

轨道交通行业经过近二十年的高速发展,为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做出了重要贡献。作为国内轨道交通产业聚集地,“常州元素”成为了“江苏制造”金名片上的闪耀群星之一,而更多如中车南京浦镇车辆有限公司、南京中车浦镇海泰制动设备有限公司等知名企业也在江苏不断涌现,他们在动车组、机车、地铁等整车生产制造或关键系统零部件研发方面都为轨道交通行业发展贡献了重要力量。

相关推荐
“为老挝铁路人才培养贡献力量”

老挝北部乌多姆塞省纳磨县是一座与中国云南省接壤的边陲小城。中老铁路纳磨站在此依山而建,K11/12次老挝境内段普速列车每天在此停靠。

“澜沧号”动车组升级亮相中老铁路老挝段

当地时间7月30日8时28分,由中车大连公司参与研制的第五列“澜沧号”动车组牵引C96次列车从万象站发出,驶向磨丁站。这是中老铁路运营以来的又一重要里程碑,标志着中老铁路运输能力进一步提升,将为沿线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动能。

中老铁路商品汽车国际联运单日发送量创新高

近日,一列满载11车95台国产新能源汽车的铁路JSQ型专用运输车组从昆明王家营西站始发驶向老挝万象南站,创下中老铁路开通商品汽车国际联运业务以来单日发送量最高纪录,标志着该项目迈入规模化运营新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