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报道:“一碗好饭”背后的人工智能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王晶晶 2022-09-03 14:29:44

1662171123818.jpeg

展台上7个装满水稻种子的瓶子。新华社记者 周琳 摄

新华社上海9月3日电(记者周琳、龚雯)走进2022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中信集团的展厅,7个装满水稻种子的瓶子在不少机器臂、机器人、无人船等科技展品中显得尤为特别。

仔细一看,这其中既有在全国推广面积连续三年位居前三的杂交水稻种子晶两优华占,也有平均亩产超1000公斤的玮两优8612。

种子背后,科技含量十足,“种谷大脑”正通过人工智能等技术让育种更智能、更“智慧”。

XxjnzxC007013_20220902_CBMFN0A002.jpg

融合生物技术、数据技术及人工智能技术的育种信息决策系统——“种谷大脑”。(受访者供图)

“以前水稻科学家受限于基地规模和管理成本等,育种只能从成千上万个可用的组合中选出有限的数量进行试验,再种到地里反复验证,如今借助人工智能技术,可以更快地进行模拟组合和测试,选择出效果更优秀的‘母本’和‘父本’进行组配,打破了传统育种瓶颈。”中信农业旗下隆平高科信息中心副主任李刚说,“在育种环节运用人工智能技术,相当于不用种地,就能提前预测结果。”

“通过遥感卫星、无人机、物联网设备等对农业生产相关的数据进行精准采集与分析,为实际生产决策提供大数据支撑,代替经验判断,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中信农业旗下华智生物大数据智能应用中心研发负责人马妍说。

相关推荐
7小时生死线 大语言模型首次用于国际地震救援

中缅英互译系统的落地应用,展现了AI语言大模型赋能应急救援的价值。

文莱师生代表赴华观摩青少年人工智能及机器人竞赛

文莱中华中学4名师生代表7月27日启程前往中国广西,受邀观摩第22届广西青少年人工智能及机器人竞赛暨跨区域面向东盟国家邀请赛。

燧原科技亮相WAIC 2025 推动国产智算生态开放发展

7月26日,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暨人工智能全球治理高级别会议在沪开幕。作为国产人工智能算力创新的关键推动者,燧原科技以“芯火燎原”为主题连续第六年参展,全面展示算力基础设施建设、AI商业化落地和研发探索的最新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