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发展改革委等八部门近日联合印发《上海市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2-2035年)》。规划提出,到2025年,上海氢能产业链产业规模突破1000亿元。
在浙江省台州市三门县,一件小小的冲锋衣展现着民营经济的韧性与活力:克服发展中的重重困难,不断向行业高峰发起“冲锋”,带动3万人的产业队伍创业增收。
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副主任汤文侃1月17日于此间透露,上海力争到2025年打造10家行业一流的机器人头部品牌、100个标杆示范的机器人应用场景、1000亿元(人民币,下同)机器人关联产业规模。
记者14日从工信部获悉,工信部、国家网信办、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十六部门近日印发《关于促进数据安全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5年,数据安全产业基础能力和综合实力明显增强,数据安全产业规模超过1500亿元,建成5个省部级及以上数据安全重点实验室,攻关一批数据安全重点技术和产品。
1月5日,上海市浦东新区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提出,2023年浦东新区要积极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稳步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
记者从1月5日在线上举行的首届“兴智杯”全国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大赛行业赋能专题赛颁奖典礼暨人工智能行业赋能高峰论坛获悉,截至目前,中国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超过4000亿元,企业数量接近4000家。
1月4日发布的《大数据白皮书(2022年)》显示,中国大数据产业规模高速增长,2021年增加到1.3万亿元(人民币,下同),复合增长率超过30%。
12月27日,全国大水面生态渔业发展高峰论坛在哈尔滨举行,记者从会议获悉,黑龙江省大水面渔业面积位居全国第二位,该省现已发现鱼类105种,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有40余种,绿色有机认证面积接近水产养殖面积的20%,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12月15日,从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获悉,上海多部门联合制定了《上海市时尚消费品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5年)》,其内容显示,到2025年,上海计划实现时尚消费品产业规模超5200亿元(人民币,下同),年均增速5%。
日前从工信部获悉:作为数字时代信息呈现的主要载体和人机交互的基础窗口,近年来,我国新型显示产业不断跑出“加速度”、迈上“新台阶”,显示面板年产能达到2亿平方米,产业规模跃居全球第一,成为升级信息消费,壮大数字经济的重要力量。
2022世界显示产业大会分论坛“新型显示+超高清”主题论坛1日在成都举行。论坛上,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电子信息研究所首次发布《超高清视频产业发展白皮书(2022年)》。《白皮书》指出,2022年我国超高清视频产业规模预计超3万亿元。
贵州省工业和信息化厅11月21日发布关于对《新能源电池及材料研发生产基地建设规划(2022-2030年)(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的公告。
《海洋经济蓝皮书:中国海洋经济分析报告(2022)》11月22日在青岛正式发布。报告显示,新冠肺炎疫情反复、地缘政治形势紧张等因素给中国经济带来了严峻挑战,面对这种局面,中国海洋经济表现出较强韧性,呈现出产业规模逐步扩大、产业结构持续优化、新兴产业蓬勃发展的态势。
11月17日,天津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滨海新区“发挥先导区‘头雁’效应助力滨城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
由工业和信息化部、湖北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2022中国5G﹢工业互联网大会,将于11月19日至21日在湖北省武汉市举办,主题为“数融万物 智创未来”。
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管理局一级巡视员王鹏11月16日在武汉介绍,目前,全国“5G+工业互联网”项目超过4000个,在电子设备制造、钢铁、电力等十大重点行业,形成远程设备操控、机器视觉质检、无人智能巡检等一大批典型应用实践。
11月8日,以“新起点·新赛道·新方向”为主题的第二十届中国国际软件合作洽谈会在成都世纪城国际会议中心举行。成都市委副书记、市长王凤朝,中国工程院院士于俊崇,电子科技大学校长曾勇等领导和嘉宾,出席主题大会并致辞。
中共百色市委书记黄汝生11月2日在广西南宁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介绍,百色市铝产业规模达1000亿元(人民币,下同),未来将优化铝产业能源结构,做大铝精深加工产业链,推进铝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
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五部门11月1日对外发布的《虚拟现实与行业应用融合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6年)》提出,到2026年,虚拟现实产业总体规模(含相关硬件、软件、应用等)超过3500亿元人民币。
日前,由南开大学现代物流研究中心主编、世界著名科技出版公司Springer出版的《中国现代物流发展报告》英文版,面向全球正式发行。
显示 65 条中的 1 到 20 条结果
塔吉克斯坦青年李小龙的中医缘
镜头连中外 | 山水相会 文旅融合——中德古城焕新生
第137届广交会二期闭幕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