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媒体关注:中国农业大丰收保证粮食安全

来源:参考消息网 责任编辑:陈聪 2022-12-16 10:25:50

参考消息网12月14日报道 据香港《南华早报》网站12月12日报道,面对整年挑战,中国农业取得大丰收,为稳定全球粮食价格作出了积极贡献。

官方数据显示,在对粮食安全的担忧不断加剧的情况下,中国的粮食生产今年摆脱了毁灭性的干旱、洪水和疫情障碍,实现了又一个丰收。国家统计局周一称,今年粮食产量达到创纪录的13731亿斤,比2021年增长0.5%。

这也是中国连续第八年保持粮食产量在1.3万亿斤以上(中国是世界第一大粮食生产国和主要出口国)。在全球粮食危机迫在眉睫的背景下,北京正加紧努力保证粮食安全。

报道称,丰收——尤其是小麦和水稻的丰收——对于中国控制通胀至关重要,这也有助于抑制全球粮食价格的上涨。

据国家统计局官员王贵荣表示,中国有力克服北方罕见秋汛导致冬小麦晚播、局部发生新冠肺炎疫情和南方持续高温干旱等不利因素影响,全年粮食实现增产丰收。

王贵荣说,丰收为稳定经济提供了“有力支撑”,“为应对复杂严峻国际环境、战胜各种风险挑战奠定了坚实基础,为稳定全球粮食市场和食物安全作出了积极贡献”。

报道表示,尽管粮食安全几年来一直是北京的政策重点,但随着俄乌冲突发生,主食、化肥和大宗商品的国际价格被推至创纪录高位,今年的紧迫性进一步加剧。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与去年相比,大豆产量增长23.7%,达到405.7亿斤。玉米和小麦产量分别小幅增长1.7%和0.6%。但受南方地区热浪和播种面积下降的影响,稻谷产量下降了2%至4169.9亿斤。

报道称,今年,中央向实际种粮农民发放一次性补贴400亿元以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同时稳定玉米、大豆生产者补贴和稻谷补贴政策。

据报道,中国还在春夏两季释放了大量化肥储备,以确保市场价格和生产稳定。中国将更多耕地转为高产田的努力也有助于稳定今年的产量。中国还要求农民和地方政府减少动物饲料中的豆粕,以减少进口,这是北京为促进农业自力更生而采取的最新行动。

豆粕是动物饲料中最常用的蛋白质补充剂之一,是用榨油后留下的残留物生产的。这一副产品成为过去20年中国大豆进口激增的主要推动力,在中国这个全球最大的猪肉消费国,这一产品的增加满足了国内不断增长的肉类消费需求。

报道称,去年中国大豆供应的85%以上来自进口,其中巴西和美国是两个最大的来源地。

根据海关数据,今年1月至11月,中国大豆进口总量为8053万吨,比去年同期下降8.1%。

相关推荐
IMF下调明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至2.9%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10日发布最新一期《世界经济展望报告》,预计全球经济增速将从2022年的3.5%放缓至2023年的3.0%和2024年的2.9%,2024年预测值相比7月预测值下调了0.1个百分点。

探索“粮食安全”供应链新模式——爱菊中哈粮油合作项目

爱菊粮油集团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走出国门,探索“粮食安全”供应链新模式,成为“中哈产能合作典范”。

联合国会议呼吁推动农业粮食体系转型

为期3天的联合国粮食体系峰会阶段成果总结推进大会26日在意大利罗马落下帷幕,大会强调各方应团结一心,加快行动步伐,推动全球农业粮食体系转型,建设更高效、更包容、更有韧性和可持续的农业粮食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