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全球连线|良渚“文明之眼”看见文明之美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蒋雅妮 2024-12-12 21:44:11

89d03f08c27546fb8c325ad55520e80d.GIF

水道交错、舟楫如梭

这是江南水乡的传统风貌

考古学家告诉新华社外籍记者慕佳琪

5000多年前

中国浙江的良渚古城已经是这般景象

比意大利威尼斯早了数千年

良渚先民建设了

当时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水利工程

实现对水的有效管理利用

5f5066b143894d87adb79f27b41bd535.GIF

知古鉴今

古老的智慧依然启迪着今天的人们

慕佳琪通过走访发现

杭州这个城市依水而建、因水而兴

西湖、大运河和良渚古城遗址

三大世界遗产皆与水有关

32fda4882a4f4aaebea207a5489bb12d.GIF

一边保护文化遗产

一边实现创新发展

今天的良渚展现更多活力

已成功举办两届良渚论坛

更成为全球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平台

55f6fc018b5a4d37a99e2930d950564f.GIF

通过良渚论坛这双融合共生的“文明之眼”

期待各文明能

彼此看见、彼此欣赏、彼此照亮

世界文明的“百花园”更加繁荣多彩

81a79e8eab2e4c5f846a30294a469bf9.GIF

策划:朱小龙 王俊禄 孙镜 柴骥程

统筹:卜多门 曹杨 王楠 王义 陈星凯

记者:慕佳琪(Mahitab Ahmed)段菁菁 冯源

鸣谢:中共杭州市委宣传部

杭州良渚遗址管理区管理委员会

新华社对外部

新华社浙江分社

新华社新闻信息中心

联合制作

新华社国际传播融合平台出品

相关推荐
全球连线丨透过一个陶罐,埃及“洋记者”在良渚探索文明“密码”

良渚,是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史的实证。在良渚古城遗址公园,同样来自文明古国埃及的新华社外籍记者慕佳琪参与了一项挑战,她尝试用5000年前的工艺制作一件良渚黑陶罐。

微纪录片丨中秘跨文明对话:从良渚到卡拉尔

五千年前,从良渚到卡拉尔,古老的文明在人类的时间史中留下了他们独有的印记。16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让两个文明打破了地域的限制,古老文明包容共存、交流互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