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六安金安区中市街道:“汇”治理 “惠”民生 “荟”幸福

来源:金安区委宣传部 责任编辑:马祥平 2025-11-21 16:58:01

一张方桌,汇聚民声;几把座椅,凝聚民心。今年以来,安徽省六安市金安区中市街道将“流动办公桌”“板凳会”等作为治理阵地,打破办公室与居民楼的物理隔阂,将议事桌、调解台、活动室“搬”到居民家门口、庭院里、楼栋前,用“零距离”沟通、“家常式”交流,“汇”治理、“惠”民生、“荟”幸福,构建起“一汇三联”的基层治理新格局,让治理效能与居民幸福感同步提升。

“汇”治理:广纳民声直达需求点。“以前有事情要打电话问,有些电话搞不明白的还要往社区跑一两趟,现在他们来找我们问,在这坐着聊天一样就能把事情讲清楚,省事多了!”为打破“群众上门找”的被动模式,中市街道建立“干部下沉访”常态化机制——工作人员深入居民小区广场、凉亭、楼道,在闲话家常中收集居民“急难愁盼”。“垃圾桶周边异味重”“楼道灯不亮”“装修噪音重”等问题被一一记录下来,对于能当场解答的,如“补贴怎么申领”等,工作人员当场向居民进行详细说明;能立即解决的,如“楼道灯不亮”等,协调物业立即处置;需要多部门协同解决的,如“房屋漏水”等,建立问题清单台账,明确办理时限,定期向居民反馈进度。原汁原味的民情民意,成为街道精准施策的“活字典”,今年以来,累计解决厨房下水管道堵塞漫水、楼顶渗水、路灯故障、道闸损坏等群众关切的民生问题360余件,真正让服务跟着需求走,把服务送到居民心坎里。

“惠”民生:调解议事共筑和谐家。“俗话讲远亲不如近邻,有什么事咱们先坐下来好好讲!”这是街道社区调解员挂在嘴边的一句话。针对基层最常见的邻里口角、琐事摩擦、物业纠纷等“民生小事”,街道组建了一支“接地气、懂民情”的特殊调解队伍——网格员、退休老党员、热心居民、法律志愿者齐上阵,把调解现场设在庭院广场、单元楼下等居民熟悉的“家门口”,用“拉家常”的方式摆事实、讲道理。今年以来,已成功化解因车库漏水、楼道杂物堆积、装修噪音干扰等引发的各类民生矛盾450余起,调解成功率达94%。“小区能不能加些高空探头?”“活动室能不能扩建,乒乓球台多添几张?”热闹的“移动议事会”上,居民你一言我一语,民生诉求直抒胸臆。街道牵头搭建 “三方议事机制”,以小区党支部为核心,联动业委会、物业,邀请居民代表、联帮单位共商共治。紫御府小区人车分流、汇金广场小区“微花园”改造、红街小吃一条街焕新、六安大市场充电桩落地……“移动议事会”让居民从社区治理的“旁观者”变成了“主人翁”,一个个“金点子”化作基层治理的“金钥匙”,为基层治理注入了新活力。

“荟”幸福:温情浸润乐享新生活。既要有能解决治理难题的“移动平台”,也要搭建能丰富居民精神生活的“移动舞台”。街道积极打造“社区活力汇”,结合居民需求,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活动——针对与居民生活切实相关的社保政策、医保报销、就业招工等问题,常态化开展政策宣讲近60场;邀请六安市人民医院、六安市中医院等专业科室医生开展“问诊进社区”系列活动40余场,让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专业的医疗服务;依托传统节日开展“春节写春联”“端午包粽子”“中秋猜灯谜”等活动,同时根据居民兴趣孵化9支志愿服务队伍,常态化举办邻里节、文艺汇演等“群众演给群众看”的特色活动。“以前没事就在家看电视,现在社区活动越来越多,越来越有意思,又能学知识,又能打发时间,还能跟老伙计们一块乐一乐,日子过得可充实了!”这些贴近生活的丰富活动,不仅充实了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更增强了党群之间的凝聚力与向心力,让每一位居民都能感受到温暖与幸福。

小小方桌,汇聚的是民智民力;家常闲谈,惠及的是民生民需;多彩活动,荟萃的是幸福时光。中市街道通过“汇治理”倾听民声,通过“惠民生”排解民忧,通过“荟幸福”滋养民心,“一汇三联”工作模式正持续激活基层治理新动能,书写着新时代基层治理的暖心答卷。(邵蔚蔚)

相关推荐
六安金安区望城街道:社区探索养老新模式

11月15日,安徽省六安市金安区望城街道正阳社区正阳新村小区居民陈广银敲开了同小区79岁五保户赵玉斋的家门。

六安市金安区:“三剂良方”解难题 品质焕新进行时

​今年以来,安徽六安市金安区通过三剂良方破解城市更新难题。

安徽六安金安区:“全科社工”让基层服务“专岗”变“全能”

自推行全科社工模式以来,社区工作者从“专人专岗”转变为“全能管家”,以专业能力和真诚服务,成为居民身边值得信赖的“暖心当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