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巴国际政治研究中心学术季刊《我们的美洲》8月1日在首都哈瓦那举行“人类命运共同体”主题专刊发布会。本期专刊汇集了20多位中古学者和外交官的研究文章,内容包括中国外交理念及其在国际事务中的实践、中古双边关系历史与现状等。
俄罗斯汉学家、莫斯科大学亚非学院副教授玛丽亚·谢梅纽克日前表示,中国提出的有关多极世界秩序的倡议,是对全球局势的深刻理解,不仅符合中国人民的期盼,也与许多其他国家人民的愿望相契合。
王毅强调,中国的发展是当今世界和平力量的增长,中国就在这里,我们愿向世界各国包括向希望同中国合作的欧洲国家张开臂膀,分享机遇,共同呵护好人类唯一居住的星球,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红厅论坛:中国式现代化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研讨会”6月17日在位于波兰华沙的卢卡谢夫斯基大学举行。来自中波政商学界和媒体的20多位嘉宾围绕中国式现代化的世界意义和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大价值进行了深入探讨。
“中国参与全球事务,致力于构建基于对话与信任的伙伴关系,而不是将自身的观点强加于人。这正是各方都需要秉持的合作精神。”联合国副秘书长汤姆·弗莱彻25日在北京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说。
外交部发言人林剑2月27日表示,中国将继续把发展置于国际议程中心位置,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坚定做“赋能型大国”,为世界经济发展注入更多稳定性和确定性。
澳大利亚“珍珠与刺激”网站日前发表题为《人类文明的花园》的文章认为,多极世界的崛起不可避免,在高度相互依赖的世界里,西方精英必须放弃零和思维的局限,人类命运共同体时代已经到来。
共建“一带一路”走过了第一个蓬勃十年,奔向下一个金色十年。在各方共同努力下,共建“一带一路”成为深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国际合作平台。
近日,位于埃及首都开罗的埃及希克迈特文化产业集团出版发行了由艾哈迈德·赛义德博士与伊玛德·艾兹拉格教授共同撰写的新书《人类命运共同体:国际关系新形态》。
9月25日,“对话与发展:人类命运共同体国际智库论坛”在中国传媒大学召开,来自亚洲、非洲、欧洲、美洲多所高校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海外研究中心的专家学者开展学术对话,促进智库交流。
显示 148 条中的 1 到 20 条结果
首批俄罗斯免签旅客入境
重庆中亚班列去程今年前8月发送货值近6亿元
新华全媒+丨服贸会上的科技新看点
构筑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