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母亲新农场”是由中国湖南省妇联牵头,联合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和袁氏种业公司推动的对非农业合作项目,旨在通过技术培训与资源支持等方式,帮助非洲妇女提升劳动技能,促进减贫与性别平等。
清晨,太阳升起,金色的光芒洒在乍得哈杰尔-拉米斯省杜吉亚区的米代金村。稻田里,金黄的稻穗随风摇曳,几台崭新的收割机犹如小船驶入金色海洋,轰鸣声与农民的欢声笑语交织。
当地时间9月30日,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中国科学院中非联合研究中心和埃及沙漠研究中心在开罗签署了一项可持续农业合作谅解备忘录。
刚果(金)农业和粮食安全部长穆欣多9月21日在首都金沙萨表示,期待进一步深化与中国在农业领域的合作,加快先进农业技术转移,提升刚果(金)粮食自给率。
从天津到旁遮普,从实验室到田间地头,一粒粒花椰菜种子见证着中巴农业合作结出硕果。
7月16日至18日,2025年“一带一路”农业合作研讨会在新疆石河子市石河子大学举行。
近日,记者来到沙漠绿洲——阿联酋艾因地区,走访阿联酋绿色硅谷产业园,这是中国寿光蔬菜产业集团和阿联酋知名农业科技企业Silal共建的农业基地。
联合国粮农组织—中国南南合作计划支持实施“一国一品”倡议全球项目启动研讨会于7月8日至10日在意大利罗马粮农组织总部举行。来自五大区域15个示范国家的项目负责人齐聚一堂,围绕实施计划交流经验、共商未来发展,标志着这一倡议即将进入加速实施阶段。
6月25日,由南昌市人民政府、韩国驻武汉总领事馆共同主办的2025年中国(南昌)·韩国农业合作交流会举行。
农业合作是中缅双边合作的重要领域。强烈的合作需求,让“吉祥·希望的田野”中缅双语栏目应运而生。该栏目紧密围绕读者关注的热点话题,聚焦产业前沿,采用“新闻速递+专家来稿解读+读者互动答疑”的形式,为读者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
科特迪瓦阿比让国际会展中心5月24日迎来第七届国际农业和动物资源展“中国日”主题活动,展示科中农业合作丰硕成果。
中国—津巴布韦农业合作示范村5月14日在津中马绍纳兰省揭牌。这是中国援津巴布韦高级农业专家组在津建立的第二个农业合作示范村。
得益于中方引入的标准、经验和先进生产线,这两年,柬埔寨建起本土芒果干厂,芒果品牌也越发响亮。2024年,柬埔寨鲜芒果出口额超过1.4亿美元,同比增长24%,中国是最主要的进口国之一。
2024年,非洲国家冈比亚水稻产量突破4.8万吨,创下历史新高。
2023年5月,中国、联合国粮农组织与斯里兰卡南南合作项目启动。项目启动以来,中国专家在斯里兰卡开展了包括芒果、菠萝、香蕉在内的多种热带水果种植实验,将中国农技和经验与斯里兰卡当地实际条件相结合,传授给当地农技示范员,进而普及到斯里兰卡千千万万个果农家庭。
“如果你有时间,我邀请你去水稻种植区实地看看,中国团队的机械化技术正助力我们实现农业现代化。”冈比亚农业部长登巴·萨巴利近日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热情地发出邀请。他表示,近年来在中国的支持和技术援助下,冈比亚农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
在陕西省咸阳市国家苹果改良中心杨凌分中心,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张东带领记者走进无糖组培室,查看苹果组培苗生长情况。“去年,有6万株砧木苗在这里完成培育,随后跨越几千公里,运往吉尔吉斯斯坦的示范园用于扩建苗圃。”张东向记者介绍道。
中国、联合国粮农组织与斯里兰卡南南合作项目2023年启动后,中国热带农业专家们入驻斯里兰卡试验田,为这里原本管理粗放的果园带来了新气象。
近年来,在市场监管总局的指导下,江苏省市场监管局积极实施标准联通共建“一带一路”行动计划,引导当地农业科研机构,积极与古巴热带根茎作物研究所开展甘薯领域的交流合作,成效显著。
在第三届大湄公河次区域农业部长会议即将召开之际,让我们通过一组海报一起回顾云南与湄公河五国在农业方面的累累硕果。
显示 115 条中的 1 到 20 条结果
匠心守艺 传承徽派插花艺术
今年前8个月重庆经西部陆海新通道运输货物超20万标箱
第二十届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开幕
构筑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