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21日,中国四川省农业农村厅代表团与巴西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举行座谈会,深入探讨中巴两国经贸和农业合作新机遇。
中国铁建国际集团北非区域公司与阿尔及利亚农业物流集团、中国浙江金华供销社在阿尔及利亚首都阿尔及尔签署合作框架协议,内容包括农业建设、农业深加工等诸多领域。
苏里南是第一批同中国签署共建“一带一路”合作规划的加勒比国家之一。中国援苏里南农业技术合作中心项目启动一年多来,在苏开展了农作物引种、选育、繁育、栽培等试验,面向当地大规模种植户、农牧渔业部门工作人员及项目基地附近农户进行了农业技术培训与推广,已成为中苏农业合作的桥梁。
自2009年8月起实施援布高级农业专家技术合作项目以来,田垄间经常能看到中国农业专家和当地稻农共同劳作的身影。2015年,杨华德以第三期中国农业专家身份开始坚守在布隆迪,带领专家组推广杂交水稻种植技术,帮助当地农民改善生产和生活。
中巴经济走廊框架下的巴基斯坦辣椒种植农业产业示范与推广项目首批出口中国干辣椒启运仪式19日在巴南部城市卡拉奇举行。
10月31日上午,第九届中德农业周在安徽蚌埠开幕。
站在“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这一新的历史起点上,国际农业合作领域的建设者、参与者们相聚在一起,通过分享合作经验,拓展合作空间,努力开辟“一带一路”农业合作更加美好的未来。
9月21日,在“一带一路”农业合作发展论坛上,与会中外嘉宾围绕科技提升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分享有益实践,从联合研究、技术推广和商业开发角度探讨未来农业技术国际合作与可持续发展路径。
21日,以“扩大‘一带一路’农业利益的汇合点”为主题的2023“一带一路”农业合作发展论坛在京举行,与会嘉宾围绕10年来中国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农业合作经验进行分享交流,共同探讨未来十年农业合作与可持续发展路径,努力开创农业国际交流合作新局面。
随着中非合作在互利互惠中不断走深走实,中国与贝宁的农业合作也全面升温,一场大豆与玉米的“对话”紧密联接起跨越山海的两个国家。
巴基斯坦与中国在农业领域的合作已成为推动两国经济增长、可持续发展和粮食安全的强大力量。
清晨时分,科特迪瓦一家橡胶合作社主席约布埃开着卡车来到南部城镇达布郊区,将新采收的杯胶送至这里的中国橡胶加工厂。
连日来,蒙城县组织农机合作社、农业种植合作社对成熟的小麦进行收割烘干,力争最大程度地发挥农机化优势,做到小麦颗粒归仓。
从最初的粮油进口到订单种植,再到建厂生产和立足中亚、构建海外粮源网络,西安爱菊粮油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在“一带一路”倡议推动下,实现了从最初的参与者到稳定受益者的“完美蜕变”。
中国-巴西农业科技产业园区致力于建设南美最大的玉米、大豆种子研发中心和供应集群。
中国驻巴西大使杨万明日前在线上举行的中国-巴西生物技术、农业和可持续发展论坛上致辞时表示,农业作为同绿色低碳发展关联最紧密的行业之一,将助推中巴双边务实合作朝高效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方向升级,携手实现可持续发展。
负责农业事务的欧盟委员会委员雅努什·沃伊切霍夫斯基日前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是一个巨大且具有潜力的农产品市场和农产品生产大国,农业发展十分具有活力。与中国开展农业合作,对欧盟来说至关重要。
近年来,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中国的杂交小麦、杂交水稻走出国门,在巴基斯坦、孟加拉国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得到推广。中化集团等大型国有企业通过科技攻关、农技推广开展了大量探索,走出了一条可持续的国际农业合作道路。
中国冈比亚农业技术合作项目在萨普稻田收割杂交稻。
显示 103 条中的 21 到 40 条结果
塔吉克斯坦青年李小龙的中医缘
镜头连中外 | 山水相会 文旅融合——中德古城焕新生
第137届广交会二期闭幕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