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也有“高原水乡”,就是乌干达,当地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是个发展农业的好地方。上世纪70年代中后期开始,中国陆续派出农业专家到布塔莱贾地区指导农业生产。
近年来,随着中非农业合作蓬勃开展,肯尼亚小鱼干、南非苹果、埃塞俄比亚咖啡豆等越来越多非洲产品在湖南走红,中非农业合作也从最初的农产品进口扩展到助力非洲农业产业链发展和产品附加值提升,帮助非洲实现收入收成双丰收。
今年是中国与巴西建交50周年。半个世纪以来,两国各领域务实合作成果丰硕。中巴均为农业大国,双边农业合作高度互补互利,是两国合作中最扎实、最有活力的领域之一。近年来,两国农业贸易规模持续扩大,农业技术合作更加深入,可持续农业发展方面的交流合作不断加强。巴西农业和畜牧业部部长卡洛斯·法瓦罗表示:“巴西和中国农业合作持续惠及两国人民。”
帕拉库是贝宁重要棉花产区之一,棉花种植是当地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自2013年起,中国援贝宁棉花技术援助项目落地该地区,现已圆满完成第三期工作。十多年来,中国专家结合贝宁当地情况开展棉花良种选育、种植技术示范推广、农业人才培训和农机技术指导等工作,显著提高当地棉花产量和质量,推动了贝宁棉花种植的现代化进程。
近年来,中非农业合作在中非合作论坛和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等框架下不断深化,取得丰硕成果。从田间地头到电商市场,中国通过技术援助、产业链建设和市场拓展,助力非洲各国提升农业生产力,推动非洲大陆农业现代化进程。
在位于科特迪瓦南部迪沃省的格格杜垦区,一片片新栽种的稻苗迎风舒展,种植户们三五成群地簇拥在几台崭新的农机周围,欣喜地交流着使用方法。
近日,中信农业旗下的隆平高科因其卓越的国际援助工作而备受赞誉,受到了外国领导人的高度赞扬。安提瓜和巴布达总理贾斯顿·布朗在接受央视专访时,对隆平高科在农业领域的贡献表示赞赏,称赞其为当地农业发展做出的积极努力。
当地时间21日,中国四川省农业农村厅代表团与巴西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举行座谈会,深入探讨中巴两国经贸和农业合作新机遇。
中国铁建国际集团北非区域公司与阿尔及利亚农业物流集团、中国浙江金华供销社在阿尔及利亚首都阿尔及尔签署合作框架协议,内容包括农业建设、农业深加工等诸多领域。
苏里南是第一批同中国签署共建“一带一路”合作规划的加勒比国家之一。中国援苏里南农业技术合作中心项目启动一年多来,在苏开展了农作物引种、选育、繁育、栽培等试验,面向当地大规模种植户、农牧渔业部门工作人员及项目基地附近农户进行了农业技术培训与推广,已成为中苏农业合作的桥梁。
自2009年8月起实施援布高级农业专家技术合作项目以来,田垄间经常能看到中国农业专家和当地稻农共同劳作的身影。2015年,杨华德以第三期中国农业专家身份开始坚守在布隆迪,带领专家组推广杂交水稻种植技术,帮助当地农民改善生产和生活。
中巴经济走廊框架下的巴基斯坦辣椒种植农业产业示范与推广项目首批出口中国干辣椒启运仪式19日在巴南部城市卡拉奇举行。
10月31日上午,第九届中德农业周在安徽蚌埠开幕。
站在“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这一新的历史起点上,国际农业合作领域的建设者、参与者们相聚在一起,通过分享合作经验,拓展合作空间,努力开辟“一带一路”农业合作更加美好的未来。
9月21日,在“一带一路”农业合作发展论坛上,与会中外嘉宾围绕科技提升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分享有益实践,从联合研究、技术推广和商业开发角度探讨未来农业技术国际合作与可持续发展路径。
21日,以“扩大‘一带一路’农业利益的汇合点”为主题的2023“一带一路”农业合作发展论坛在京举行,与会嘉宾围绕10年来中国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农业合作经验进行分享交流,共同探讨未来十年农业合作与可持续发展路径,努力开创农业国际交流合作新局面。
随着中非合作在互利互惠中不断走深走实,中国与贝宁的农业合作也全面升温,一场大豆与玉米的“对话”紧密联接起跨越山海的两个国家。
巴基斯坦与中国在农业领域的合作已成为推动两国经济增长、可持续发展和粮食安全的强大力量。
清晨时分,科特迪瓦一家橡胶合作社主席约布埃开着卡车来到南部城镇达布郊区,将新采收的杯胶送至这里的中国橡胶加工厂。
显示 110 条中的 21 到 40 条结果
中欧班列东通道满洲里铁路口岸累计通行量突破30000列
2025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开幕
第十五届中俄文化大集开幕
2025汽车新质生产力发展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