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特区政府人才发展委员会、珠海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28日签署《关于推进澳珠人才协同发展的合作协议》。双方将围绕人才政策融通、人才资源共享、人才平台共建等开展合作,携手共建粤港澳大湾区人才高地。
“‘十四五’规划下的湾区金融科技:机遇与创新”论坛24日在香港举行。与会者就粤港澳大湾区在“十四五”规划下有关金融科技、创新科技等方面的发展进行探讨,认为香港可为粤港澳大湾区汇聚创科人才。
11月21日至22日,国际金融论坛(IFF)第17届全球年会在广州南沙举办。
11月26日至28日,2020年世界5G大会将在广州举办。
香港特区政府政制及内地事务局宣布,正式成立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办公室,以加强推动和协调特区政府有关大湾区建设的工作。粤港澳大湾区发展专员由袁民忠出任。
记者21日从2020粤港澳大湾区知识产权交易博览会组委会获悉,本届展会实现知识产权交易18.67亿元,其中专利和商标交易金额共计17.23亿元,比去年增长15.97%,版权达成交易金额1.44亿元,涉及版权2323件。
香港经济民生联盟(经民联)19日表示,粤港澳大湾区市场广阔,且不断深化发展,呼吁香港青少年应摆脱思维束缚,前往大湾区的内地城市学习、就业及生活,从而促进大湾区青年广泛交往,增强对祖国的向心力。
十二届全国人大外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一带一路”国际智库专家委员会主席、蓝迪国际智库专家委员会主席赵白鸽指出,贯彻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推动横琴澳门开展多元产业合作,对于打造全新开放格局具有不言而喻的重要意义。
中国土木工程集团副总经理王向东在第三届十字门金融周“金融+双循环”分论坛上发表主旨演讲时表示,在以国内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下,中土集团将深度挖掘和共享自身资源,与大湾区各界开展深入合作,积极参与大湾区建设,助力大湾区与“一带一路”深度对接。
11月14日上午,由华南师范大学东南亚研究中心、广东省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和海峡两岸暨港澳协同创新联盟共同主办的“‘东南亚论坛’2020国际会议暨粤港澳大湾区产教融合创新论坛”在广州开幕。
9日上午,"蛇口-顺德组合港"项目启动,借助同步上线的粤港澳大湾区组合港物流及贸易便利化服务平台,通过大数据、区块链和人工智能等科技的集合应用,一个出口企业从顺德港起运货物到深圳转关出口,只需要"一次申报、一次查验"即可,可节省约30%的报关成本。
《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2020-2025年)》提出,支持深圳完善高水平开放型经济体制,以规则衔接深化粤港澳大湾区合作发展,完善法治领域跨境协作机制,扩大金融业、航运业等对外开放,推动构建与国际接轨的金融规则体系。此前探索的情况如何?具体怎么实施?
11月11日,商务部在北京举行中新广州知识城专题新闻发布会,详细解读《中新广州知识城总体发展规划(2020—2035年)》,阐释中新广州知识城的战略定位、发展目标、工作重点等。
11月8日,以“面向‘十四五’的大湾区金融发展”为主题的第三届粤港澳大湾区金融发展论坛在东莞举办。
由中国戏剧家协会、粤港澳大湾区中华戏曲协会、香港大公文汇传媒集团联合主办的首届“粤港澳大湾区中国戏曲文化节”5日在澳门开幕。京剧、昆剧、豫剧、粤剧舞台上的领军人物齐集濠江,共同演绎中国戏曲的精髓和魅力。
目前中央提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其政策内涵就是要将经济增长支撑点更多放在国内市场上,通过进一步扩大和提升国内消费带动投资增加和供给优化,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全国政协常委、香港友好协进会会长唐英年近日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香港与深圳在国家改革开放进程中优势互补、共同成长、彼此成就。未来,香港要继续善用“一国两制”独特优势,把握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历史机遇,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实现新的更大发展。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和广东省人民政府22日联合发布《粤港澳大湾区中医药高地建设方案(2020-2025年)》,提出构建粤港澳中医药共商共建共享体制机制,加快形成中医药高地建设新格局。
随着粤港澳大湾区跨境人民币结算便利化进一步加速,跨境人民币结算不断助力粤港澳实体经济涉外业务稳步发展,更多金融服务产品为企业带来“源头活水”。
9月27日上午,中央财经大学粤港澳大湾区(黄埔)研究院在广州市黄埔区正式揭牌成立。
显示 475 条中的 241 到 260 条结果
“新红专”轮亮相海口
新华全媒+丨北京发出首趟跨里海中欧班列
中老铁路加强养护迎暑运
2025绿色算力(人工智能)大会